王時舉和李廷臣亦是在此等候,對著姍姍來遲的蒙倫會心地笑道。
蒙詔顯得不以為然,對著二人拱手回應道:“好事多磨!今番高中,我跟恩師算是正了這師生的名義了!”
“呵呵……我等亦是有此意,愿與廷倫兄一起再遞門生刺!”王時舉和李廷臣相視一笑,同樣顯得自信滿滿地道。
“請!”
“請!”
三人又相互謙讓,然后一起朝著龍門走過去,顯得戰意高昂地排隊等候進場。
順天貢院門前,正在舉行著儀式。
“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一個道人正帶領著幾個官兵搖旗喊了起來,竟然正在跳大神。
按著會試一貫的傳統,每一年在打開貢院前,禮部都會請僧道在明遠樓上設壇打醮,驅除著貢院內的冤魂。
砰!砰!砰……
隨著吉時到,九聲禮炮突然炸響,而順天貢院的大門徐徐地打開。
由于順天貢院在去年八月剛剛舉行過順天鄉試,故而地方并不算太臟,經過簡單的打理,便是能夠讓考生到里面考試。
“咱們進去吧!”
林晧然看到貢院大門打開,便是當仁不讓地走在前頭,領著內簾官走進了順天貢院大門。
在踏入貢院的這一刻,一些塵封的記憶不由得打了開來。特別是穿過那條過道,來到甬道看到眼前的明遠樓和兩旁的考舍,心底亦是感慨萬千。
七年前,他還是身后那四千多名士子普通的一員,但如今他成為萬千矚目的會試主考官,從普通士子成為了朝廷的高官。
其實又何止林晧然,身后的副主考官和八名同考官同樣是觸景生情,回憶起他們昔日以士子身份走進這里時的模樣。
林晧然從來都不是過于感性的人,心知自己還有事情要做,沿著甬道到了至公堂進行儀式,而后又前往內簾官起居和工作的聚奎堂。
待他們一行人穿過那座石拱橋的時候,一支號軍便是來到石橋中進行戒備,既是保護內簾官也是軟禁。
外簾官則是以監試官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張岳為首,他們到至公堂舉行簡單的儀式后,亦是登上了明遠樓進行觀察,同時讓外面的考生陸續進場。
待到外面鎖院的鼓聲傳來,林晧然這才隔著那座石橋將第一場的考試試題通過橋上的號軍送到等候在另一頭的外簾官。
試卷到了那一頭,一套固定的流程當即運轉起來,將題目印刷到試卷上,而后發放給在這號舍中的考生們。
嘉靖四十四年的會試悄然拉開了序幕,亦是在順天貢院鎖院舉行會試之時,一個犯人終于被押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