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略一推演,歸無咎道“此法縱然由虛向實,定下了許多脈絡軌跡,但若說直接用來尋找那緣定之人,卻依舊不能。”
季札面上愈發敬佩,道“未想歸道友只是觀望一回,便已盡知其中三味。”
“不錯,直接行事,依舊是不能。”
歸無咎感悟分明,在紫薇星力的加持之下,修道者那一瞬間的感應,的確是更加準確了。
原先你心緣念起,感受到自己與某一年輕后輩似乎有緣;但經由那“一飲一啄”的問對之后,卻未必契合。而在這星力加持之下,此等感應的準確度何止提升了十余倍,幾乎達到了十拿九穩的程度。
但是問題在于,此法只是令你緣起之后得準,但念頭何時起,何處去尋人,卻并不能有所增益。換言之,此法與卜算之法不同,并不能令你在茫茫人世中,直接算定那正確之人的所在。
你若親去云游尋人,又或者施加寄托秘法,一旦脫離了這紫薇星力的加持,那便與常時無異。
另有一件要緊處。心緣得證,仿佛是一念慧劍,絲毫遷延不得。并不能說你在某處云游,感應到某一人似乎合適,卻作法將其帶回太華島中子夜之時,再來驗明。若是耽誤了時辰,原本合適的人或許也就變得不合適了。
唯一的可行之法,似乎只有將天下第一等的修道種子俱都提前聚攏于這火山之下的小界中,靜候心緣之發。
很明顯,如此作法并不現實。
以三人的道行戰力,或許能夠做到;但最終道傳,講究緣法契合,未必就是修道資質中最頂尖的人物。這一重微妙差別,導致可能適合的人物基數,何止擴大了千百倍。
歸無咎仔細想了一想,似乎的確是沒有直接突破的良法。于是道“敢問季札道友的破局之法。”
季札見歸無咎已并未思出良策,倒是莫名松了一口氣,笑道“百年之前,某還真想過是否搜尋千百后輩嫡傳匯聚于此,以這至愚之法破局。但思慮良久,終究難能。”
“其后觀法星辰,玩味道決,卻是漸漸體悟出一個推果及因的溯回之法。”
歸無咎道“愿聞究竟。”
季札長笑道“我等來此的目的,無非是完善最后一門神通,成就破境飛升之道。季某以為,通過那紫星之力的加持,打通了虛實之間的軌跡,不止是外在的緣法,就算是內在的神通推演,也更加有跡可循。”
“在那星力極盛之時,若定心感悟,未必不能捕捉自家最后那門神通成型之后的一絲片段。”
“積少成多,最終成亦完整虛像。”
扶蒼補充道“以最終效用而論,等若可以將自家最后得道的那門神通,提前施展出來一次。當然,因為借法模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緣故,如此模擬無論成敗,都只有一次。”
歸無咎聞言,思索有頃,緩緩點頭。
此法異想天開;但確實可行。
因為“問境三玄”尋人契合與否,其實就是那一門神通所暗藏的規律道則,和所傳之人是否相匹配。如果神通具象先出,以此為依傍,倒推契合之人,的確是多出了一條可行的門徑。
季札欣然道“吾等將神通演示一遍,再使一門秘法封印,便是絕佳的演算資糧,能夠推演出各自傳法契合之人的大致方位。”
“大致言之,有類于投石問路。只是所投之石愈大,激起的波瀾也就愈大。季某數度推演,此法一人二人來使,完全無用;就算三人同使,也只能推算出緣法契合之人落在四大仙域中的哪一步,作用聊勝于無;唯有四人同使,方能夠將演算范圍縮小至一國甚至一城。再去搜尋,成算便大大提高。”
歸無咎微笑道“原來如此。季道友好手段。”
扶蒼眸中光華在銳利和柔和之間變幻兩次,促聲道“半年時間可是夠了”
說完目不瞬視,靜候歸無咎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