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此三物雖然更加逼真,卻不是尋常人所能嘗試,其中多位近道立法間細微的未諧之處,猶如陷阱,一旦陷溺其中,便難解脫。哪怕事后解救回來,也要根基大損。
荊柯仔細辨認了一陣,立刻判明,那灌滿細沙的青銅圓鼎,正是三物中品階最高者,前后經由八十一位近道真君凝練神意;而那圓珠是六十四層;黑色布簾是四十九層。
未有猶豫,立刻神意一縱,與那圓鼎相合
須臾之后,荊柯神意一復,發現自己已然立身于渾成意海之間,無量星辰遠近流動。
荊柯心中立刻了然,除了不能真正借觀星辰、攝取照影以成近道之外,自己此時的精神境界,和真正破境近道時“開辟心識內景”的狀態,幾乎完全相同;好像真正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與現世隔絕。
荊柯并沒有嘗試觀察星辰、顯化人影;而是神意宿主內求,旋即伸出手指向前一點,一枚水珠猛然漲大、破碎,化作繁密九道文字。
前后觀覽,荊柯面上浮現出笑意。
這是他早已準備好的步驟。
此時呈現之文字,正是他自創的破境道術,先天真元一氣決。
但是現在,在荊柯神意之中,這文字含義,道術妙理,運轉法訣,重新歷歷分明,含義昭然。
當初費難鐵珂等人進入赤界,乃是抱著摸石頭過河的態度,第一次嘗試,其實是要不小的探路勇氣。而此時此刻的荊柯,卻是以我為主,頗有閑庭興步之雅致。
嘗試之前,他已經隱約預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既然赤界本身難以催生出獨立的近道法門,那么原有的“二影競合”之法,能夠獨辟蹊徑成功,自然有其道理。
現在果然證明,當心神沉浸入奇妙的“內景”世界中,就打破了限制。
荊柯閉目,嘗試勾連本身氣機,但并未成功。
約莫試了三四次之后,荊柯果斷放棄。
這也不出他所料,直接在內景世界之中修行,是不成的。
身在真實世界中,除了二界融合最近的那一日,否則由于天地規則之限,對于近道道術的掌握、理解,自然受限瓦解,更遑論修行。
身在內景世界之中,“理解”這一關的障礙被打破,但是此時此刻的身軀,猶如一個虛幻的精神體,并不能導運氣機,實行“修煉”的步驟。
稍稍思量,荊柯立刻有了兩個思路。
其一是“打通”,構造內景世界的精神之軀和外在實體之間的聯系。其實無論是誰,哪怕身在內景世界之內,終究同是一身。并非是完全割裂開來了。
自己此時此刻內景觀照,神意如何變化,那么自己真身的氣機升降,也必然受到一定的影響。只是其中的規律不易把握而已。如果將其中規律研究透徹,等于可以將導氣之術翻譯進識海內景之內,加以遙控。
荊柯仔細忖度,卻以為這一條路,并非是正道。
因為內外勾連的聯系建立,原本極難,姑且不必多言;就算建立成功,心神內動和氣機外引之間做到效用相同,那也意味著成就近道的最快九九八十一年功果,需要完全在心元識海之境中完成,這是遠遠超過元嬰修士的承受上限的。
第二條路,就是借用。
自己在心元識海中獲得了什么,并且退出之后,這份“獲得”依舊存在,并且能夠指引本人的道術修行。就像故法之“競合之影”一樣。只是此物不是旁人的道術傳承,而是赤界中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門。
模模糊糊,荊柯有了些許構思。
本章完
rg。rg,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