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晉元面色一定,當即細細道來。
越衡宗弟子,金丹境以上可領一道大小司職,自有好處。這等位置即便是金丹修士也非人人可得。而文晉元作為真傳弟子,目前雖仍是靈形境界,同樣領了一道司職。
文晉元所領之職為重鸞殿殿正,此職共一百五十員額,每日前、后、左、右四偏殿及正殿各兩人當值,每人每月只當值二日。文晉元負責初一、十五兩日照看重鸞殿前偏殿。說是照看,其實本無事可做,不過是換了個地方打坐清修而已,無非是一種福利名目。
這重鸞殿為越衡宗詔令文告附錄之所。一切六殿十二閣詔令符書,均在此殿被一件法寶“五方印”印記附錄。一切詔命生效之后,蓋上“五方印”印記,出令何人,令行何時何事,均留影于五座宮殿正中的五臺“五方混元石”上。即便萬年、十萬年前之事,也歷歷在目,纖毫無漏。此寶為越衡宗督促各殿閣恪盡職守所制,猶如俗世史官之史筆如鐵、朱紫判然。本質上和真傳銓選之制一樣,是一種保證門派活力、防止營私茍且的制度。
三日之前,文晉元正在重鸞殿前殿打坐時,一道詔書忽然飛臨殿中,印上“五方印”印記。前殿中混元石上同時多出一行字跡。這種景象本來常見之極,文晉元于一旁打坐,也毫不在意。
就在此時,這道被蓋上印記、即將飛躍出殿的詔書忽然靈光大漲,然后爆裂開來,化為點點星光碎屑灑落一地。同時,那行剛剛在混元石中顯示的字跡也快速消失不見。文晉元吃了一驚,在那字跡消失的一瞬間,隱約看到“歸無咎為真傳弟子”幾個字跡。
文晉元成就真傳弟子之后,拜入十三家內府真傳道統中的“赤云”一門,此門道統在十三門真傳道統中尤為繁盛。這三年來,文晉元見識非從前可比。他自然登時醒悟,這當年的沖霄閣中的同門歸師兄竟然是一位“待詔真傳”。只是這真傳詔不知為何,剛剛激發就被毀去。
當值時間一過,文晉元便打算尋歸無咎一晤,奈何突然有要事耽擱。于是估摸著時日,發來一道青華符書,約定今日相會。
講述完經過,文晉元道:“當年和歸師兄相交,便感到歸師兄很是神秘,不同凡響。未曾想到歸師兄竟是如此身份。自那四千七百年前的章祜后,待詔真傳又重見于今日。”
歸無咎面容雖然平靜,但雙目渺渺,似乎有無數往事和復雜的情感在心田流淌。聞言笑道:“待詔真傳固然難能,三十六萬載以來多少也有五六十個。只不過被中途毀約的待詔真傳,在下應該算是前無古人的頭一份。果真與有榮焉。”
又道:“至于來歷神秘,我知道不僅文師兄,同門上下很多人都這么看。其實也不算什么,以往我避談此事,只因心中念頭未通,不能坦然視之而已。這些紅塵往事煙塵滾滾,與今日仙途恍若隔世。也實在算不得什么秘密。”
文晉元從前也曾試探過歸無咎出身來歷,歸無咎每每避過,只是笑而不答。后來文晉元也就不再問。今日歸無咎竟主動提起此事,文晉元不由有些驚訝。
文晉元當即認真道:“我輩所不取者,幻念,妄念,執念而已。至于一切人倫日用,世情物理,七情五感,本來皆為心實。上古法門中,亦有借世法而修道法,依人道而全天道之說。就算本宗大能,也曾有投身于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中純凈真我,以求道念純粹。歸師兄如能分享過往經歷,師弟我自然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