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不說,按說論傳承之嚴密,“系物法”比之“內外法”似乎要略遜一籌。而“空蘊念劍”之所以依舊使用“系物法”,便是由于其中關鍵一門藥草,僅在山門內一處秘地中方能存活,決計無法移植在外。因此縱有法門連同一二枚丹丸流落在外,所成就者也不過一二人而已。
而到了劍術修行到第三重之后的階段,此神通尤重心得感悟。無數前輩累積的劍意鑄成一池,名為“意池”。若不在其中閉關吞吐,博覽先賢之道,劍術的精進速度必定極為緩慢。
舒永延開出這道條件,歸無咎一時間倒有幾分心動。但他面上卻不動聲色,又問道:“不知舒宗主所言另外一處饋贈,落在何處?”
舒永延凝視著歸無咎,語意冷肅之中暗含著幾分蕭瑟:“不論成道友是祀字一門,還是奪字一門,魔宗修行最重血食,總是不錯的。紛亂定后,此役所亡之人,盡數交由成道友處置。”
歸無咎試探道:“有多少?”
舒永延伸手捉過最后一盅茶盞,但是并未飲下,反手將之扣在案上,登時潑灑一片,自案邊滴滴答答的流淌。只聽他道:“元嬰真人不下十余人,或許更多;金丹修士數百,甚至上千。可還入得了成道友之眼否?”
歸無咎沉吟半晌,突然失笑道:“說不動心,那是欺人之談。只是能夠到手的東西才真正屬于自己。就怕這畫餅雖美,卻非成某力所能及。”
舒永延搖頭道:“《萬歷星圖》的命脈尚握在成道友手中。”
他這一句話看似沒頭沒尾,其實卻表明,歸無咎所為之事必定沒有絲毫風險。星月門承擔不起歸無咎有去無回、《萬歷星圖》流布天下的后果。
見歸無咎終于意動,舒永延反手在案上輕輕一叩,為歸無咎講明其中利害。
原來宗脈六族,華,風,原,神,言,艾。素以華氏為首,實力獨出群倫。其余五族,唯其馬首是瞻。
一宗之主,若是才略功行并不出眾,無力掌控局面也是尋常之事。只是舒永延卻非其類,此人才具甚高不說,單只功行一枝獨秀,足以壓服群倫。
元嬰三重境與四重境,是一道不小界限。按理說即便六族族主聯手,也不過和舒永延伯仲之間。眼下局面,其實并不正常。
舒永延迄今為止遲遲未能整合二家,便是由于宗脈之首的華氏,有恃無恐,不伏管束。
萬余載前,華氏一脈竟同時出得兩位元嬰四重境真人,依陰陽相合、福禍相依之理,為族門立下一道志在護佑子孫的“覺迷陣”,即便是四重境真人也無可奈何。此陣流傳至今,竟成為華氏若即若離、游離派外的倚仗。
歸無咎眉毛一動,詫異道:“莫非舒宗主以為,成某能夠破解此陣?”
成不銘眼芒藏鋒,只極平淡的道:“此陣不但有守御只能,更對華氏一脈嫡傳金丹修士進階元嬰有著莫大助力。”
……
聽舒永延講完整個計劃,歸無咎梳理一遍,已有決斷。
看來是要往南容州星月門一行了。
“迷離宮”遁速甚快,自天外觀之,距離一座龐大的龜形飛舟愈來愈近。
ps:連發,幾分鐘后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