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長眠復醒之時,就是化繭成蝶,成就妖王之日。若是突破境界失敗,那便只得在困于永眠之中,任由生機消失,就此亡去。
因此“孟冬田獵”之會,無有離合境界的妖修參與。
正統傳承的妖族,其步虛境界時本就有相當于人修離合境的實力。因此這種特殊的進階途徑導致的離合境妖修緊缺,也并不太會削弱妖族的競爭力。
具體的比試之法,亦有一種講究。
一個時辰之前,孔德實際上是取出兩枚令符,任由歸無咎挑選一枚。其中一枚上紅下黑,名為“止符”;另一枚就是歸無咎手中這一枚,名為“爭符”。
持“止符”入內者,只能夠與怨靈為敵。不能爭奪旁人繳獲的勝利果實。當然,旁人也不能夠覬覦你的獵物,大家相安無事。
而持“爭符”入局的人之間,卻可以相互攻殺挑戰。獲勝之人,可以收繳失敗者身上戰利品的一半。另外一半,卻會重新散入界中,顯化為新的怨靈。
兩種路數,各有利弊。
表面上看,若要沖擊靠前的排位,非得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爭符”之路不可。但是事實上也不盡然,那怨靈界內可不是擂臺比斗,車輪戰和圍毆都是家常便飯。
每一次田獵之會,仗著自身戰力高強卻被劫掠一空之人,數之不盡。到頭來反而不如選擇“止符”踏踏實實收割野怪。
但歸無咎略微思索之后,依舊選擇了“爭符”。
金丹、元嬰、化神、步虛四境修士,最終依照田獵“怨靈”數量,每一序列排名前十之人,都將獲得豐厚的賞賜。
但重中之重,各族天才之眾望所歸,卻是每一境界排名第一的寶座。若是和排名第一之人所得機緣相比,二至十位的九人雖然所得同樣不菲,就又不足道了。
四境排名第一者,將得到一樁重大的機緣在孔雀一族圣祖面前,獲得一次許愿,提出一個要求。凡是周天大界,圣祖識憶之中內所有,孔雀一族圣祖皆會為你實現。
只是有一個限制,這個要求是以你本人當前境界所能用到為限,卻不能代替宗門抑或其他天玄境的大神通者,提出什么并非本人所需的過分要求。
罕有人知,每隔二百七十六年一次的“孟冬田獵”,實際上是另一件大事,借花獻佛的附庸,甚至孔雀一族的普通族人也未必知曉。而歸無咎掌中這塊令牌品級太高,這才著錄其上。
原來,孔雀一族將殺死的強敵封印進“怨靈山”,可不是單純的為了煉制怨靈,練兵狩獵。這些怨靈的根本用途,是尚饗本族圣祖的祭品。
大妖部族的始祖,俱是沉睡于另一特殊空間之中。每隔一定的時間,吞噬族人進獻的祭品,保持著最低的消耗。所謂的“孟春月”古時名為“尚饗月”,正是孔雀一族圣祖吞食祭品的時間。
人道文明中的人劫道尊,駐世通常不過數萬載。圣教祖庭顯道、應元二人駐世三十六萬載,已經是驚世駭俗了。
但是這個數字,和妖族圣祖相較,卻又不算什么。哪怕是最年輕的妖族始祖,其壽元恐怕也在五十萬載以上。至于如孔雀一族這樣的大族,族中圣祖,多半是歷劫于上一個紀元,一直以秘法存活到今日。
作為這秘法的代價,除了極少數例外,妖族圣祖不能隨意動用自身偉力。
但是這也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近年來圣教祖庭的擴張遭到麻煩,根本原因就是北方為首的大妖族赤魅族圣祖,成功打破了這一規則的限制,即將在百年內降臨世間,給了諸妖部挑釁圣教祖庭的勇氣。
縱然是能力真的受到約束,這等存在的法力,對于天玄境之下的低輩修士來說,依舊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這還沒有算上其歷經數十萬、上百萬載的見識。
歸無咎暗暗思忖,若是孔雀一族的圣祖有著智周一界的能為。別說是直接解決自己的一個愿望。甚至,只要他能夠給與自己一個答案,能夠將“鏡珠”最后一次使用的機會節省下來,那就感激不盡了。
當然,前提是自己能夠在元嬰境界的比斗中奪魁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