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申笑道:“就這些。”
歸無咎思索一陣,又皺眉道:“此等分神秘術,似于根基有損。”
荀申坦然頷首道:“歸兄所見不錯。不過只消損失在可堪承受的范圍之內,通達權變,也無不可。更何況,也有補救之法。”
歸無咎沉吟不語。
今日荀申所使用的手段,乃是最原始的“正兵相合、奇兵致勝”之道;論繁復精妙,遠非二人銓道會上交手時所動用的“龍蛇”、“忘川”、“凌人”諸神通可比;說是十分粗陋簡略,也不為過貶之詞。但是仔細推演,這看“粗陋”的法子,竟也難以抓到什么破綻。
“三三流演”的《上玄》一脈,本就是不亞于“陰陽卦法”的推演之道,終歸是要正面接住的,沒有推敲余地;而那分神秘術,縱然似有后患,為求全高明之士所不取,但是到底能夠在某一個瞬間,實現神意操演突破極限的效果。
若是正視其后患,將其寬容接納,未嘗不是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細細想來,若非《金花玉蒂玄珠妙法》前知三十六息的本領,這看似粗陋的一式,歸無咎所倚仗的,也唯有心念警兆、強者運強而已,到了危機加身的一瞬,以空蘊念劍硬接。
又或者將真正成嬰之后的法力神意盡數爆發,以規模制勝;那同樣不難。
但如此一來,這場比斗也就失去了意義。
平心而論。從前的荀申,并非一意鉆營道術精微而忽略具體細節之人。相反,荀申一貫講究形上下之相合。既有“兵仙人”之名,怎會不知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的統一?
但是彼時的荀申,到底隱隱約約有一個執念,那就是在定要在機巧算路上勝人一籌,方為全勝,所以但有所施,無不是極天下之工,驚才絕艷的妙法。與之相比,今日之荀申,真真是徹上徹下、徹內徹外,愈發通透了。
對于修道之人而言,“返璞歸真”四字,人人心向往之,但其實知易行難;沒有近道之境的水磨工夫,罕有人能將這四字加諸己身。
而今日荀申,卻近之矣。
歸無咎又打量了一眼荀申之氣象,果然察覺到一絲細微變化。原本荀申氣象之中冷厲與沖和之間的反差,又不知不覺化去大半。不由頷首道:“荀兄可謂是同等修為之下,天下第一的實戰家。二十三位,終非定數。”
對于歸無咎的稱許,荀申卻并未謙讓,只一笑道:“昨日圣教祖庭一方又有訊息傳來。眼下幾位上真皆在殿中等候。荀某一時技癢,自作主張,先與歸兄試試手。倒是勞諸位上真久候了。”
話音一落,正北方空空如也處,驀然現出一個吞吐踴躍、宛如泉眼的存在。
歸無咎一挑眉,道:“既是事不宜遲。荀兄請。”
“請。”
兩道遁光,一先一后,縱入半始宗大殿正上方,泉眼顯現的方向。
……
ps:如上一更所說。按新作息時間試操作一周,感覺良好。那就這樣定下了。自今天起,《萬法》每天早上一更。做完之后,再弄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