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神殿的四祭大巫,上前與御孤乘應答兩句,便悠然退下了。
御孤乘抬首遙望。
目光悠遠。
心意聯翩。
二次清濁玄象之戰敗績后,他便獨自覓地修持。
這一番大戰的結局,對于他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但是他心中依舊堅信,天數有常,定然沒有萬全意義上的“絕境”。如論身處何時何地,何等處境,總會有一線騰挪變化的可能。
所謂“天無絕人之路”,正是此意。
只是這一線光明,異常難尋而已。
于是,他獨自在巫道中悟道石壁處,閉關兩年。
終于,尋到了心中萌芽:
若往神殿一行,或許有柳暗花明之機。
自己的因緣,在這里。
靈山神殿,是收藏巫道十二真法原典的所在。
原本真正的北極天土著,傳承十二法都是用秘法直傳的路子,絕無人溯回原典,陶冶字句。御孤乘由是想到,是否有可能是原典之中悟道體貼,所得之精微醇厚,能夠勝過直傳法一星半點?
在御孤乘之前,從未有過這樣的猜測。
灌頂直傳,乃是直接承接精華,仿佛大浪淘沙。這在巫道之中,是不可動搖的信條。
只是有一件事
古今以來的巫道嫡傳,也從未有人達到過御孤乘的高度。
所以這一鐵則,未必不能推翻。
因為御孤乘相處甚近,歸無咎為求穩妥起見,已不再和秦夢霖神意交流。二人手臂在袖中緊握,運用虛丹相合之法傳遞訊息。
歸無咎平靜道:“這是他最后的機會。”
秦夢霖道:“你是說……他之所以有此一行,是感應到你我在此?”
歸無咎道:“是感應到機緣在此。”
秦夢霖道:“你覺得……他能夠做到么?”
歸無咎態度平淡,但卻十分篤定,干凈簡潔的道:“不能。”
就在此時,御孤乘目光掃過。
為了便于觀望說法之故,二人雖身在室中,但是正前方卻是完全鑿空的。
御孤乘目光,在歸無咎、秦夢霖二人面上,停留了數息,然后挪轉別處。
一刻鐘過去。
臺下入席之人,不由地面面相覷。
巫道第一嫡傳,名聲極大,亦極為神秘,這是其一;露面之后,其人風采,果然也令人生出“見面尤勝聞名”的感慨。所以在場的諸位,都是祈盼此人能夠舌燦蓮花,講出精妙道理,令自己醍醐灌頂。
豈料他就這么一言不發,立在高臺之上。
御孤乘心中一個隱約念頭,總覺得殿前聽講之人,值得注意。
但是他的注意力并非集中在搜尋某一個兩個“個體”的特殊性,而是一種宏觀整體的感受。
從這個角度說,歸無咎所料無差。
御孤乘在天機將破未破之間,終于還是擦肩而過。
此時,御孤乘腦海之中,靈光一閃。
神殿之中,并非唯有十二經典而已。
還有人。
在面前聽講之人中,或許就有改變巫道氣運的“種子”。
所以,自己此行的目的,視野不可太過狹窄了。
御孤乘伸手一揮。
四祭大巫轉身上前,道:“敢問有何吩咐?”
御孤乘沉吟道:“如今神殿嫡傳,是修持一經,考核圓滿之后,方準予修持第二部經典,是也不是?”
四祭大巫微一頷首,道:“正是。”
御孤乘道:“不可囿于成例。自今日起,諸位嫡傳若有心于道,同時周覽參悟多部典籍,融匯貫通,神殿也不必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