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法之地,依舊設在陰陽洞天出口。
上一回歸無咎、秦夢霖二人遁去下界,便是在此地設陣。
陰陽道主若是自斬一道分身,隨心神默運,那么完全不需要做任何多余動作,只是念頭一起,法力一動,便能將其投擲進入那“根本地”。
但是嘗試進入的是歸無咎,那就全然不同了。
象征著陰陽道最高秘法奧義之一的虛空字符陣,重現于斯。
筆力豐沛,曲折蜿蜒。
并且這并非一字成陣,而是闊及十里之外的巨字,外環二十四字,中環一十二字,內環六字。最中央處,是兩個異常簡明的字跡,和外圍四十二字的繁復形成鮮明對比:
陰陽。
歸無咎面色平淡,緩緩來到陣中。
陰陽道主靜言道:“越衡宗煉甲,我已知之。你所負器道珍寶大見奇功,節約三載以上。”
歸無咎微一頷首。
但陰陽道主卻似明顯對此事有些觸動,又道:“其實若是從零開始,經營道境以下的入界之法,以本人功行,亦需要三載時間。只是為了去往巫道之事,預作經營,卻是為今日作了伏筆。”
原來,眼前這四十二個“字”;乃是陰陽道主從既往庫藏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為多,約莫占了十之七八;新近煉化的,不過數枚而已。
而之所以有此“庫藏”,正是為了遁往小界之舉,為求萬無一失,反復推敲而得。
換言之,在陰陽道主這里,同樣也是趕了巧了。
有識之士,自然能夠得出結論,歸無咎緣法高妙,隨勢而動,事事隨心稱意。
但這才是最令陰陽道主觸動的地方。
因為因果有大有小,就算是“萬事備于我”,也要看主從賓客的分量。
或許一宗、一族之中,某一位天才。鄰接周遭人事,也會有“時來天地皆同力”的快意;但是所“備于我”的客體,卻未必極為顯赫。
陰陽道主自然是道心在我、智周一界的人物;但是他既往之行事,無意中也成就了有利于歸無咎的“巧合”,這才是最令他心動的地方。
說話間,歸無咎已然站立在“陰陽”二字正中。
隨著陰陽道主大袖一揮。
由外而內。
四十二字如同一張薄紙,同時向內卷曲,然后將歸無咎包裹其中。
……
歸無咎睜開雙目。
此身之所在,是一片茫茫沙漠。
從氣機、顏色、性狀來看,這一片沙漠景象,和歸無咎在紫微大世界中所見,并無不同。
他雙目銳利,早已鎖定了十余里外,似有人煙。
其形貌輪廓,已映入眼簾。
歸無咎本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作為紫微大世界玉玨之心、劫力業力之源,縱然是連鏡珠也險些不能推演遁出之法的神秘地界,哪怕再有任何奇幻景象,他也能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譬如志怪書籍中縱其想象的巨人象、侏儒象、異形妖魔象,就算出現,也不稀奇。
但是眼前所見,卻出人意料的“正常”。
如果說有什么特殊之處。
就是眼前這些沙子太過精致了,似乎每一粒都是通過篩子精心篩選出來一般。
心神內照,返視己身。
果然,己身也有細微差別。
筋骨血肉之氣象,由仙道中的“清醇”,轉為質實。精力骨力,歡悅活潑。但是這也不同于武道的沉厚凝重。自己身軀,在“充實”的意象之中,似乎又有一種奇妙的“輕”。
仿佛一顆龐大的梧桐樹。
至于身軀中的元嬰、法力,似乎也完全不見。
但是歸無咎并無一種失卻修為倚仗的空虛感
他心中隱隱有一個念頭,這一身修為雖然隱藏不見,但絕非消失,而是轉化成另一種莫名的存在,十分可靠。
不多時,歸無咎悄然行走出十余里,來到遠觀四人三百丈之外的位置,隱藏于一簇巨大的裂石之后,細細觀察。
四人之相貌,幾乎與紫薇大世界中最普通的凡國凡民無異。
一個胡茬未盡、方面闊額的中年大漢。
一個略微瘦削的白發“成人”。
之所以說是“成人”,是因為此人身材、舉手投足的氣象,更像是個青年,至少要較那中年大漢年輕十歲以上;但是其面頰、眼下,卻分明有些苦相,似乎五六十歲模樣。
所以到底是年輕還是年長,倒是顯得十分混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