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明白了!”劉婷點點頭,道:“那中心倉庫還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像目前的三沙市,我們就得有一個中心倉庫,先在倉庫集中驗收儲存,然后再配送至三沙市各地。”
“而根據我們自身店鋪的規模和平臺未來可預見的大量第三方商鋪,這個中心倉庫肯定得足夠大,并且位置還得好。”
“這方面的投入也不低了。”
“嗯,你說的沒錯,投入確實會不低。”曹興宇認同了一句,然后道:
“而且,一個中心倉庫還不夠。”
“最好是在三沙市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都分別建立一個倉庫,這樣才能保障未來配送的時效性,提升配送效率。”
“等到未來,倉庫的規模還不能太小,越大越好!并且像你之前所說的冷鏈存儲,這未來肯定也是要有的。”
“還要做好分門別類的工作。”
倉庫,是曹興宇已經打定主意要做的事,這也是他決定要在這個時候去嘗試自建供應鏈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為這個倉庫是遲早要建立的。
不單單是為了眼前的餐飲業原材料。
像涉足服裝、玩具或其它任何有倉庫存儲需求的行業時,倉庫的價值就將得到體現。
特別是等到真正做物流時,物流中轉站更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此時利用餐飲原材料采購這個剛需去提前把倉庫搭建起來,并且去進行一些規范化和標準化,不斷的在實踐中學習、成長。
最終形成一定的管理標準后,那將會為今后實王集團的擴張帶來很大便利,為未來節約很多的時間。
“五個中心倉庫?這樣一來投入的成本就更多了”劉婷微微咂舌,喃喃道:
“并且還得伴隨著相應的人員成本、管理成本的投入。”
“再加上還有配送員什么的剛需成本等等,七七八八的累加起來,到時候肯定需要大量資金去支撐!”
“嗯,想要搭建好我們自己的供應鏈,那大量的資金肯定是需要的,這點毋庸置疑。”曹興宇點了點頭,換言道:
“不過,其實我們可以慢慢來。”
“首先你要明白的是,這件事是長久之計,是我們未來一個很大的發展方向,而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
“不要抱著立馬就把供應鏈全搭建起來的想法,那是不現實的,我們目前也完全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一開始步子邁的太快,對于我們而言,風險太大,收益也并不見得有多高。”
“何況我們目前也不可能把所有資源都投入到這件事情上面。”
“所以,要有計劃的去慢慢打造。”
“像原材料品類方面,我們前期可以先考慮一些常見的、需求高的、易長期保存的原材料品類,如米面糧油、餐具、紙巾、一次性用品、酒水飲料等標準化產品。”
“利用這些標準化產品,先摸索出一條符合我們公司特性的道路出來,以此為基礎,去介入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學習、積累經驗,然后慢慢的規模化我們的倉儲、配送、采購等,特別是與第三方商鋪的融合等等,初步的去嘗試整合上下游。”
“用這種低成本的方式,慢慢的去建立出一個統一的倉儲/物流配送/選品。”
“等到我們適應了、了解了、熟悉了供應鏈的各環節后,再加上后期我們各方面的配套慢慢跟上來后,再去引入葉菜、肉類等生鮮,再然后就是冷鏈類的,最終慢慢的去覆蓋所有我們有需求的全品類!”
“這才是我們真正該有的計劃!”
“嗯,確實,這樣更穩一點,也更科學一點!”聞言,劉婷飛快的做著筆記,連連點頭,道:“而且這樣一來,其實早期的成本就并不高了!可能成本高的也就是倉庫和配送了!”
“對,目前來看是這樣。”曹興宇應了一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