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希望,干活有勁頭。
首先要解決的,便是住的問題。
在沒有蓋好房屋之前,必須先搭建臨時住的窩棚。
否則天寒地凍,任誰都受不了。
這幾日流民們都已被組織起來,十人編為一個開荒小組,十個小組編為一個開荒小隊,五個小隊編為一個開荒大隊。
合計編有八個大隊,至于各種匠戶、書手等人另行編為一隊。
小組長或毛遂自薦,或十人推舉,至于小隊長,則由選出的青壯擔任。
大隊長全都是張銘指定的廣西兵擔任,丁春山、孫慎、高敏等人都當了隊長。
這樣一來,大伙兒做事也就不會亂套。
每個小組的人員搭配,也都是有老有少,除了女人很少之外,勞力都差不多。
附近山上多的是各種樹木,因不是起大屋,所以不用砍伐大樹,有個碗口粗細便夠用了。
窩棚也不是胡搭亂建,以能住十人,也就是一個小組為標準,統一大小,彼此距離也需要差不多。
吃過簡單的午飯之后,張銘和其他人一樣,卷起袖子動手干活。
斧子鋸子繩子,都是縣里提供的。
大伙兒齊心協力,砍伐樹木,各小隊里的老人和孩子,則拆除廢墟,平整地面,或是在河灣處割茅草。
總之人人動手,除了病號之外,幾乎看不到閑人。
“百戶大人,您怎么還親自動手?”
一個身材干瘦的中年人,略有些拘謹的對張銘說道。
張銘將抗在肩膀上的樹枝放下來,抬起手背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笑道:
“什么百戶大人?以后咱們都是一個鍋里吃飯的人啦,叫我銘哥兒即可!”
那中年人慌忙擺手道:
“沒了尊卑那怎么成?不中!不中!”
張銘便道:
“什么是尊,什么是卑?在我看來,百戶也沒什么了不起。”
“若是靠吃空餉,奴役軍戶發財,甚至殺良冒功的百戶,要我說不但不用尊重,還要把他打翻在地,讓他再也騎不到我們頭上才行!”
周圍的人聽了都愣怔當場。
這話若是從旁人嘴里說出來,也許他們還不會如此驚訝。
可張銘就是百戶呀,他怎么能這么說呢?
別說總兵了,就是千戶、百戶,吃空餉,奴役軍戶,侵占軍田等等,難道不是尋常事,大伙兒早就見怪不怪了嗎?
難道張百戶和他們真的不一樣么?
不過想想也是,人家張百戶不就親自動手干活?
“要是當官兒的都像張百戶這般,咱們也不至于拋家舍業,成了流民。”
“可惜張百戶這樣的人太少!”
“咱們是運氣好,遇到了張百戶。”
周圍的流民們議論紛紛,看向張銘的目光中,更多了幾分敬佩和親近。
窩棚構造簡單,稍粗壯些的樹干支撐起人字形支架,再用細一些的樹枝搭在支架上,頂上覆蓋油布,再壓一層茅草,既能遮風,又能避雨。
里面的空間自然不會太大,采光更是無從談起。
兩側可以各睡五人,中間挖有火塘以供取暖。
臨時棲身是夠了。
到了傍晚時分,數百個窩棚都已搭好,遠遠望去,雖然說不上特備齊整,但也頗具規模。
因考慮到防火的緣故,每個大隊都設有專門負責做飯的炊事小隊,做好飯食后由各組派人輪流去領,然后再分發給組員。
辛苦了一整天,每個人都很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