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再看甄士隱的解說: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杠;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一開篇,給我們講賈雨村與嬌杏的故事,是想告訴我們,他寫這本書的主題。
賈雨村跟嬌杏的由衰轉盛,還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不要小瞧了任何一個暫時沒錢、沒勢、沒地位的人,說不定,日后他(她)就飛黃騰達了。像歷史上的韓信,像《紅樓夢》后文里,葫蘆廟里那個小沙彌,賈雨村的門子。同樣,甄家的由盛轉衰,告訴我們另一個道理,世上沒有永遠的富貴,所以富貴之時,要懂得珍惜,不要張狂,看不起那些暫時比你條件差的人;也許不久后,你會變得連人家都不如。
綜合以上,我們知道,賈雨村與嬌杏的故事,不簡單。里面包含了作者構思的多重意思。僅僅一個小故事,就潛藏了全書要講的許多大問題。由此,我們也能看出曹雪芹在寫作方面的過人之處,絕非一般寫作者可比。
賈雨村與嬌杏的故事,很值得我們仔細品讀。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