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遠語重心長又道:“道古對大玥開戰,也不僅僅是出口惡氣那么簡單,誰會做這等吃力不討好之事,只不過是他們正好找到了南征的理由罷了。</p>
“道古南境,你我都去過,大片的崇山峻嶺雖未曾有國民開墾過,但道古太子卻每年都往南境去;而這次對大玥用兵可見道古國的發展方向,應是打算朝南開拓,所以我東郢與之的交界反倒是安全的。</p>
“何況我東郢交界有地勢天塹所在,易守難攻,道古想從大玥轉移兵力至我邊境,比繼續進攻大玥要費勁得多。”</p>
確實,種種跡象都表明是陸遠說的這樣。道古與東郢的邊境一派風平浪靜。</p>
陸遠又道:“且不說道古難以兩頭兼顧,我東郢現在對大玥宣戰以后,也就表明了立場。道古太子并非愚類,兩國蠶食一國,彼此心照不宣,又豈有掉頭攻盟友之理。”</p>
最后陸遠拍了拍阿游的肩膀,道:“阿游,你所言有理但也顯多慮。”</p>
雙方所言都不無道理,但最終的主導權卻都在道古手里。</p>
然而陸遠萬萬沒想到,就在他道出此番言論時,東郢與道古交壤的邊境,邊境外是群山綿延,對于東郢來說一直是一道天然屏障;但那茂林山巔之上,出現了黑壓壓的人影,不過以山林作擋,難以察覺其行跡。</p>
為首的正是身形高大偉岸的道古太子善惑。</p>
他立于山巔林下,放眼望去,只見與東郢的交界對面,東郢的土地與道古不同,道古多雄山,而東郢邊境內的這一片卻是大片的平原沃野。</p>
他們的城池、百姓的房屋都建立在平地上,莊稼農田規劃得井然有序。</p>
在這樣的土地上休養生息,不愁不國富民強。</p>
道古國隱蔽了幾十年,本身國力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國家需要突破瓶頸,子民就需要新的土地。</p>
故善惑一直在計較此事,要打開這個瓶頸。</p>
他早就盯上了群山之外的東郢的這片平坦的土地,和大玥北境的葵城一帶相比可肥沃得多了,而且離他道古國的繁華之地也更近,是他領土擴張的不二之選。</p>
眼下東郢正集大軍進攻大玥,雖然這邊境之地也集結了一定的兵力,可真要打起來,也就輪到東郢陷入了兩頭掣肘的境地,想要調兵及時援助可就難了。</p>
善惑看了一陣,他麾下將領也與他用道古語交流了一陣。因為從這高山開闊的視野能大致看見東郢邊境的布局,就相當于是一幅活版圖擺在眼前供他們商議,從何處進攻比較容易,又以何種謀劃最省時省力等。</p>
最終議完,他帶著麾下諸將復轉身而去,調兵遣將準備就緒。</p>
而與大玥交界那邊的軍隊,早在江意和蘇薄共同掌軍領戰之時便已暗中受他命令召回主力,正火速往這邊行進。</p>
故而在與大玥兩軍聯軍對戰時道古才會審時而退。</p>
喜歡我的夫君權傾朝野請大家收藏:()我的夫君權傾朝野更新速度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