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真人比較矜持,就像許多父母那樣,沒有太多表示。
秦凌閣的臉色凝重幾分,道“請釋義。”
若是仙人論道,在提問和回答的同時,也會發散神念,將所思所想悉數灌注到他人的腦海之中,不言傳可意會,再加上仙人的境界已經極高,往往一點就透,不必解釋太多,所以仙人論道看起來是玄之又玄,往往只說幾個字,讓人摸不著頭腦。
因為張月鹿和秦凌閣還沒有此等境界,兩人的地位也沒到那個層次,不可能只說幾個字然后讓眾人去思索他們的話是什么意思,所以還需要釋義。
張月鹿沉聲道“對于儒門而言,國即是一個放大的家,家即是一個縮小的國。以君的身份處置家事,讓孩子們以對待君王的態度對待父祖,動輒跪拜,不得忤逆半分,以律法維持道德。以父的身份處置國事,再讓臣民們以對待父祖的態度對待君王,君恩如生養之恩,知恩自當圖報,不得不肝腦涂地,以道德維持律法。所以儒門又提倡以忠孝治天下。”
此話一出,儒門大祭酒的臉色已經是變了。
且不論對不對,這已經不是解釋,而是解構了。
張月鹿卻沒有就此打止的意思,繼續說道“所謂君父,所謂父母官,無一不是體現此種忠孝一體的概念。君父臣子,君對臣,父對子,可見君王是為大臣的父親,而臣子官員們又是治下百姓的父母官,那么君王們就是百姓的祖輩。如此一來,一國便成了一家,君王是身為大家長的祖父,大臣是父親,百姓是孫子,既然是家,那么父親要愛兒子,祖父要愛兒子和孫子,此即是儒門的仁。”
“至圣曰仁,亞圣曰義。這又不得不提到儒門曾經的大敵墨家,墨家主張仁愛非攻,儒門也講仁,為何兩者如水火一般互不相容只因儒門之仁只是自上而下之仁,從來只有祖父寵愛孫子,父親寵愛兒子,卻從未有兒子寵愛父親、孫子寵愛祖父的。為富方可不仁,窮人縱然想仁,又能仁誰墨家則是主張互相仁愛,這便違背了儒門的等級秩序,或者說倫理,即是儒門的禮。”
“所謂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若是父子名義定下,哪怕是父親做錯了,兒子也不能反抗,若是兒子反抗,即為不孝,不孝則道德有虧,無道則失大義,無大義則人心向背。至于父親懲戒兒子,卻是一切為了兒子好,具有天然之正義性。”
“父親無道,作為大家長的祖父要懲戒父親,為孫子主持公道,這便是百姓們總是期盼明君在位的緣故。可如果孫子敢于直接反抗父親的無道,哪怕是父親有錯在先,那也是孫子的錯。”
“正因如此,只要將一國視作一家,那便再無公平可言,因為從道德上來說,兒子生來便是與父親不平等的,是虧欠父親的。男子負心并無養育之恩的女子,尚且要身敗名裂,那么兒子抗爭父親便要遺臭萬年故而只聞忠孝,卻不聞公理也。”
“所謂忠孝,所謂仁,只為綱常人倫之禮,此即儒之根本。天與地無窮,人死者有時,操有時之具而托于無窮之間,忽然無異駭駭之馳過隙也。不能說其志意,養其壽命者,皆非通道者也。所謂禮教,狂狂汲汲,詐巧虛偽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論哉。”
7017k,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