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德先生、亞瑟·訥色恩先生、薩爾瓦戈·拉吉先生,這次冒昧的邀請你們過來,還請不要見怪啊。”
韋珣在客廳正中,幾人相互握手說著場面話客套起來。
等到閑話說得差不多了之后,石瑛和李燮和把臨時的談話廳布置好,一行人進入屋內。
這次除了石瑛負責翻譯德語和奧地利語,還有一個負責意大利語的翻譯,德語韋珣自己就懂了。
等眾人坐好之后,韋珣示意門口的李燮和關閉房門。
“近期的談判十分順利,感謝三位先生對于華夏目前困境的理解。”
韋珣這句話說完之后話鋒一轉,說道:“邀請三位過來,主要是彰顯一下我們華夏的談判誠意。”
“皇帝陛下,感謝您的邀請。”三人都紛紛表示對韋珣邀請的感謝。
之后亞瑟·訥色恩說道:“目前華夏加入同盟國的議案已經大致談攏,陛下邀請我們來是有什么變動嗎?”
“是的,關于條約中有幾條條款,朕覺得我們還是要慎重考慮一下。”
“哦?哪些條款陛下不滿意呢?”克林德將雙手交叉放在桌前,表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韋珣笑了笑說道:“比如條約中的第五條,要求攻守同盟。你們要知道現在華夏的工業實力極差,我們需要時間來囤積彈藥和征兆士兵,否則在面對沙俄的時候只西伯利亞漫長的補給線就能讓我的軍隊崩潰。”
“而在東南亞的戰場,在華夏海軍可能面臨英國和日本、法國的聯軍艦隊襲擊補給線,在茂密的叢林中我們無法獲得足夠的補給,無法發起大規模的戰斗。”
“所以,朕建議在此條條約中加上一條,如果盟軍戰線穩固且沒有較大危機的時候,華夏可以暫緩加入戰爭。”
亞瑟·訥色恩聽到這個話之后,有些不滿的說道:“陛下,您的要求并不符合同盟的標準義務,難道華夏在懼怕戰爭嗎?”
“訥色恩閣下,請您別激動。朕說的是客觀事實,而且如果你們在戰爭中處于劣勢,華夏會立刻加入戰爭之中的。”
韋珣的這句話才讓三國的外交官心中松了一口氣,在低聲交換了意見之后,克林德問道:“陛下,我們認為華夏確實需要時間征兆軍隊籌備物資,因此這條條約我們會修改為華夏可以延緩最多三個月加入戰爭。”
這個條件看起來給足了韋珣面子,不過韋珣可不想要這三個月。于是他說道:“三位先生,以目前我們手中的海軍力量,根本無法取得海上的優勢。”
“而德奧意三國在歐洲陸地相聯攻守互助,我們華夏則遠在幾萬海里之外,想要在戰略上配合是極為困難的。”
“并且,按照我對于可能的戰爭推演,一旦發生戰爭,我們可能會打上五年以上!”
“什么!??”韋珣的話讓三人都是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