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愧是創建新式陸軍理論的天才,我會稟告國內的。”克林德可不是軍事白癡,他出生在德國波茨坦,接受的是正統的軍事教育,自然知道韋珣的作戰方案可行性更高,勝利的幾率更大,付出的傷亡也最小。
尤其是對于德奧意這樣人口不多的國家,如果在戰爭中傷亡過大,僅是撫恤和厭戰就夠他們頭疼不已。
并且對于擊敗法國和沙俄他們有足夠的信心,面對英國的龐大海軍,德國十分憂心。在沒有海軍優勢的情況下無法登錄英國,想要逼迫英國人投降,韋珣的建議真的有極大的可行性,因為英國人太需要印度殖民地和奧洲殖民地了。
逼迫英國退出戰爭之后,僅存的沙俄會被德奧和華夏三面夾擊,如果再拉上沙俄的世仇奧斯曼,再支持沙俄西北的芬蘭大公國擺脫附庸,沙俄如何能抵擋住五國進攻?
等到英國和沙俄退出戰爭,三國在歐洲打敗一個法國基本沒有任何的難度,非洲殖民地唾手可得。
亞瑟·訥色恩和薩爾瓦戈·拉吉也在心中思考,半晌之后覺得卻是沒有什么毛病可以挑,畢竟防守的優勢太大了。
見到眾人真的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之后,韋珣敲了敲桌面說道:“如果我們能拉攏奧斯曼帝國,支持芬蘭大公國,那么這場戰爭我們沒有輸的可能。”
這場密談,在韋珣的揮斥方遒之間結束。
按照之前商談的條件,德國提供技術和幫忙華夏以成本價制造兩艘三萬五千噸級的超級戰列艦,意呆利和奧匈帝國提供兩千萬英鎊的無息貸款,雖然限定了這筆貸款只能用于購買德奧的工業設備和訂購超級戰列艦。
并且在1903年,韋珣將會以皇帝的身份到歐洲進行國事訪問。
這次交流雖然明面上是華夏尋求國際承認的行動,實則會在同盟國高層秘密協商戰爭計劃。
短暫的密探結束的一周后,同盟國內部的高層也快速的對韋珣提出的大致方案做出分析。此時同盟國內部沒有完整的作戰計劃,韋珣的方案不僅可行性極高又能避免三國付出極大的代價。
這一次韋珣想要兩頭吃的想法完美的落實,并且依靠著華夏的特殊地理位置,獲得了大量的援助,還有韋珣最在意的參戰時間,因為戰略計劃可以拖到開戰的一年后。
憑著一年時間,華夏必然可以在軍備售賣上大大的彌補國內的財政不足。
現在的華夏被幾個大項目拖了大量的經濟,這也是韋珣幾年內不打算擴軍的原因。
巨大的財政赤字全靠著華夏銀行吸納的儲蓄來超發紙幣,然后以各種賦稅也只收紙幣。一旦投入的幾大項目不能在五年內回血,到時候華夏的發展必然會到一個瓶頸,沒有個十年八年緩不過來。
(修改錯誤充字數修改錯誤充字數修改錯誤充字數修改錯誤充字數修改錯誤充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