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兒,泡杯茶來。”
埋頭書案的韋珣抬頭對門外喊了一聲,不一會兒,趙莘泡了一壺茶水進來。
韋珣皺眉想說點啥,結果趙莘開口解釋道:“陛下,雙兒姑娘上個月嫁人了的。”
沒有說話,韋珣只是揮手讓趙莘出去。
上個月陳雙兒嫁給了結束絕密行動的謝益,兩人沒什么感情,也沒什么過多的交流,之所以結婚也是陳秋怡的主意。
首先陳雙兒是待在韋珣身邊五年多的人,知道很多的機密,輕易嫁給其他人說不定會有什么后患。其次是陳雙兒轉眼就從十四五歲的小丫鬟長成一個二十歲的“老”姑娘,再不嫁人恐怕到時候恐怕這輩子就很難嫁出去了。
因為韋珣年富力強,而陳雙兒又是親近人,再過兩年身份會極為尷尬,難免到時候遭人說一些閑話。
就比如有韋氏的宗族長輩勸說陳秋怡,讓韋珣選秀女選妃,或者非議陳秋怡善妒,不讓韋珣納妾選妃。
然而者并不是陳秋怡不讓選,而是韋珣對只看外貌或者只是聽說哪家的女子秀外慧中什么的就選秀女很不感冒。
德國那邊因為目前路易絲公主年紀還小,直接宣布訂婚的話也容易引起英法的警惕,需要再等上兩三年,也算是為華夏埋頭發展拖延時間。
只是這樣一來,陳秋怡一旦懷有身孕,韋珣的個人生理問題都是次要的,陳秋怡就要經常被“規勸”了。
雖然陳秋怡沒有找韋珣哭鬧,也沒有說一個字,但不代表韋珣不知道啊。
隨著身孕到了第三個月,夫妻生活停止之后,陳秋怡就和韋珣鄭重的說了選妃的事情,也說了對陳雙兒的安排。
他知道這一次躲不過去,因為這是身份地位決定的,并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韋珣對陳秋怡安排陳雙兒和謝益結婚的事情十分支持的,他又不是色中惡鬼,長得不錯就納為后宮。
謝益是韋珣的前任衛隊長,論忠誠度論人品性格都是上上之選,并且他也知曉不少的秘密。賜婚兩人不僅可以保證秘密不被泄露,也能犒賞這兩年辛苦在全世界各地操勞的謝益。
作為開國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后代子孫的榜樣,如果他在這方面把持不住,難免后來人會做出什么荒唐事情。
關于選妃,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不少。
首先是貴妃的宗族親屬在軍政工商幾方面的勢力不能太大,否則借勢上位或者后宮內斗從而變成國家高層的對抗;其次是選擇的地方也要考慮,否則選了北方的不選南方的,選了東南的不選華中的不選東北的也會影響華夏內部軍政高層出現的各個山頭。
最后就是貴妃的個人性格了。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一個平日里看起來端莊嫻淑的佳人,說不定進入后宮之后就會主動或者被迫的成為各方勢力拉攏的對象。
尤其是誕下子嗣的貴妃,說不定到時候華夏皇室的后宮就會因為一個皇帝的繼承權鬧得烏煙瘴氣,更甚者甚至出現謀害繼承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