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師團長見到復興軍吹響集結號,知道復興軍要逃,但出于謹慎起見,他擔心伊院方向有復興軍生力軍趕來支援,只是下令六個聯隊追到山口就停止追擊,其余部隊在山口快速挖掘防御工事。
然而下克上從來是日本的傳統,六個聯隊長在見到好不容易擊敗了十七軍的四個團,那會那么容易放棄唾手可得的戰功。
六個聯隊的日軍大概兵力在除去之前進攻的損失之后,大約還有六千人,在氣勢洶洶的追到山口之后依舊沒有停留。
等又追了十來分鐘之后,他們終于覺察到過于深入。
邱良虎現在可不是在表演什么詐敗,而是真敗了。
原本計劃是在略微抵抗之后詐敗誘敵,沒想到日軍追擊的極為兇狠和快速,原本詐敗變成了真敗。
只是敗得沒有太狼狽,部隊建制都還在,圍堵重機槍這樣重武器在敗逃的過程中丟死了不少。
等日軍六個聯隊開始后退,在山林之間傳來密集的槍聲,第十七軍第一師憑借強悍的火力將正在回撤的日軍打了個措手不及,被盯上的部隊被壓著只能在射擊死角躲避,前后完全被截斷為三股。
開始他們以為是邱良虎部保留的預備隊作為伏擊攔截,但是每過一段陸都有復興軍營級規模的火力,四面八方都感覺是敵人,頓時就明白被伏擊了。
事已至此,日軍六個聯隊各自為戰,都想著盡快逃出山口。
一追一逃的局勢再度反轉,而在山口的師團長聽到山中的槍聲和炮聲就明白這群蠢貨是追得太深被伏擊了。
當時他就斷定支援的部隊肯定是一直被第十七軍保著撤退的重裝步兵師,而復興軍重裝步兵師的火力極為兇猛。
在派遣兩個聯隊試探一番被槍林彈雨逼回來之后,師團長當時就下令加快陣地修筑。
他手中還有五個聯隊,五千人能不能在復興軍重裝步兵師的進攻下抵擋半天,他壓根沒有信心。
可他也知道眼下最為緊要的任務是拖住十七軍第一師,如果現在他跑了就是罪責難逃,但是如果守一陣子再逃,那么阻敵不利的罪責完全可以丟給山中的六個聯隊長。
他可是下令只追擊到山口的,原本在之前的進攻中折損近四千人的兵力,現在又有六個聯隊陷入其中。
要知道日軍雖然之前的編制都是一個聯隊三千八百人,然而這個編制過大,調用起來一個聯隊可以當作三個復興軍的團來使用,顯然不適合用于對抗主要對手——華夏。
所以日本陸軍也開始改制,從三千八百人改到只有一千四百人到一千六百人,目的就是對標華夏的陸軍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