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這次詐敗,按他想來也是邱良虎想要和自己打好關系做出的讓步。
不論是全殲六個聯隊還是接下來進攻第十六師團,邱良虎都明里暗里找理由表示不參與,顯然就是在讓功績給自己。
至于能不能拿下這個功績,最后還得看自己的本事。
陳作新因為是陳秋怡兄長,在軍隊和參謀部都居虛職或者只是權力極大但見不得光的職務。而他陳卓渝就是光大陳氏一族門楣的希望。
兇猛的炮火向日軍簡單構筑的陣地發出怒吼,日軍臨時構筑的陣地在105毫米火炮和155毫米火炮面前不堪一擊。
“快!快!快!”
一個個士兵在班長的帶領下開始散兵突擊,在炮彈掀起的塵土和彌漫的硝煙掩護下,迅速抵近交火距離。
在布置部分火力點之后,精銳的步兵班開始清理敵人的機槍火力點和壓制反擊的敵人。
“日軍機槍!三點鐘方向!迫擊炮呢!迫擊炮!”
帶隊的排長心有余悸的摸了摸從頭頂鋼盔上擦過的彈痕,嘴上卻大聲喊道。
遠在三十多米的迫擊炮小組自然沒法聽到他的聲音,但日軍噴射火舌的機槍就是他們最好的靶子。
兩發炮彈都是近失彈,日軍機槍組知道自己被盯上了,當即三四個人就抬著機槍打算轉移,很快被一枚追上的迫擊炮彈命中。
大威力火炮對付簡單防御工事簡直不要太輕松,有著炮火壓制將日軍大部分兵力壓得抬不起頭,小股精銳抵近清理敵人火力點,這幾乎就是復興軍最為標準的進攻案例。
第十六師團僅僅抵擋了三小時就被突破了防線,僅帶著兩個聯隊的殘余部隊向南撤離。大量的傷兵和彈藥都被遺棄在陣地上。
復興軍的炮火猛烈程度讓他感到覺無抵抗的可能,要知道之前在丹東戰場和臺島戰場,復興軍的火炮還沒有那么大的威力。
現在有那么大威力的火炮,必然是復興軍對外宣布的105毫米榴彈炮和155毫米榴彈炮。
復興軍的裝備如此豪華,讓他突然對師團丟失的兩個炮兵聯隊的火炮心疼起來。
當時追擊和逃躥的雙方都速度極快,本以為以日軍一個炮兵聯隊就可以完全壓制復興軍的師屬炮兵團,現在想想都是妄想。
日軍最大口徑的火炮105毫米,雖然日本陸軍幾次要求加大對155毫米火炮的采購,都被以財政問題和朝鮮戰場不適合大型火炮作戰而拒絕了。
他之前向復興軍發起進攻的主要火炮就是56毫米山炮,75毫米速射火炮以及86毫米野炮。
他哪里知道目前即便是復興軍一個軍級編制擁有的155毫米榴彈炮就有45門,105毫米火炮一個軍加起來最少也有60門,75毫米速射火炮最少擁有一百二十門。
再加上迫擊炮、重機槍、半自動步槍,即便是二戰入侵華夏的日軍都沒有這么豪華的配置,更何況現在日本前后兩次海戰失敗,又在之前阻止華夏統一的聯軍中戰敗,哪來多余的錢搞這些?但凡有點多余的錢都砸在海軍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