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韋珣要培養總參謀部的執行能力和籌劃能力,可北方戰區的局勢不容許決策拖延在爭論到底要激進還是保守。
韋珣比較傾向于后者,俄軍在遠東的補給能力肯定無法與華夏比。
沙皇宣布組建百萬人的軍團馳援遠東戰場,僅僅是運輸這些士兵,最少都得兩個月,再算上彈藥補給,沒有三個月的時間過不來。
所謂的百萬大軍,更多是嚇人的,即便送過來,連沙俄的正規現役部隊都不是復興軍的對手,何況這百萬大軍有最少一半是連預備役都算不上的人。
作為遠東最重要的城市,沙俄直面華夏威脅的國防重心,幾年來俄軍不斷鞏固伊爾庫茨克城,比之華夏在庫南的要塞更是大上三倍。
韋珣看了一下兩派的作戰方案,決定先將伊爾庫茨克和謝列霍夫兩座城市包圍,壓縮俄軍活動空間。
然后集結兵力向北部的安加爾斯克發起進攻,占領伊爾庫茨克最為重要的退路。
在此之后,一路沿著鐵路占據沿途城鎮,再亞爾斯克和沙俄援軍決戰。
北方戰區目前的可用兵力僅有四十五萬,在之前的會戰中陣亡了將近八萬人,受傷十萬人,折損接近三分之一,有三萬多是后續補充進來的預備役。
四十五萬,加上從朝鮮戰場調集的四個軍,再算上后續再補充的,總兵力預計能在六月十五日達到七十萬人。
出行視察北方,韋珣肯定不能對外宣布行程,光是隨員和沿途的安全布置都花了半個月時間。
從燕京乘坐專列,在六月十五日悄悄抵達了瀚海市,然后抵達瀚海防線。
在祭拜了斯柳江卡和庫爾圖克兩地戰場之后,韋珣又去看了一下庫爾圖克的后方醫院。
整個庫爾圖克城已經沒有一個沙俄平民,都向北方或者伊爾庫茨克方向逃走了,北方戰區也沒有對這些人進行阻攔。
“向為國家付出生命的將士們!敬禮!”
韋珣領著隨心的侍從室成員,警衛人員,在一個較大的操場上向這些輕傷的士兵敬禮。
因為這些人都是傷員,韋珣沒有廢話,敬禮之后就下令解散。
隨后,韋珣花了整整一天時間在庫爾圖克的病房慰問這些傷兵。
這些士兵都只是在報紙上見過韋珣這個國家最高領袖,等真正見到韋珣,都驚訝于他的年輕。
韋珣內心充滿了對他們的愧疚,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生存空間,為了實現他心中的中華夢,最終上戰場的卻是他們。
整個庫爾圖克,聚集的傷員就達到了近七萬人,中等程度的傷員都是如截肢,軀干中彈數枚;輕傷的是數量最多的。
不過韋珣視察了一圈,發現醫院嚴格的按照衛生條例進行傷員的醫治,伙食方面也是按照最高的標準制作。
僅僅一個庫爾圖克,聚集了一萬名護士人員和四千多名醫生,不過主刀的醫師卻只有一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