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在得分,馬克在得分,韋爾斯在得分......馬里昂高中幾乎是每個球員都能得分。
幾分鐘下來,馬里昂高中已經拿到了12分,領先了圣約瑟夫高中4分,分差并不算很大,但對圣約瑟夫高中來說,形勢卻不太妙。
弗蘭克教練眉頭皺起,表情嚴肅,按理說克羅格幾個打的不錯,他應該高興才對,可是看著場上這個情形,他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防守是個大問題,防不住對方,且克羅格、道格拉斯幾個雖然能得分,但得分效率不夠高,靠他們幾個很難和對方拼得分。
“請求暫停。”
弗蘭克叫了個暫停。
等球員下來,弗蘭克道:“秦,你必須要多得分,像剛才那樣打下去我們不是馬里昂高中的對手。”
“嗯。”秦昊點頭,他也意識到了。
事實上,進入州聯賽之后圣約瑟夫高中就沒辦法靠防守贏球了。
因為漏洞太多,除了秦昊這個點,其他幾個點都處在劣勢,對方可以利用的地方實在太多,防不勝防。
所以贏球只能靠進攻,且需要有足夠高的得分效率,否則你進一個球,對方也進一個球,相互抵消,還是贏不了。
上一場之所以能夠擊敗圣羅倫高中,關鍵在于秦昊拿到了35分,且秦昊命中了9記三分球,15中9的三分命中率,得分效率非常高,遠超對手。
正是靠著高效的得分,圣約瑟夫高中才能以進攻獲勝。
而很顯然,克羅格、道格拉斯等人哪怕能得分,效率也不如秦昊,他們的命中率還不到百分之五十,且進的也多是兩分球,沒有三分進球,雖然在得分,但得分效率并不高,所以還是落后于對手。
這是一個數學題,并不復雜,只是容易被忽略。
一些時候你發現雙方都在進球,來回互爆,看的很是過癮,可等幾分鐘或是一節比賽下來,卻猛然發現其中一方落后了好幾分。其原因就在于此,都在得分,可效率卻不一樣。
不遠處,馬里昂高中的教練里德曼也在布置。
“小伙子們,這幾分鐘你們打的不錯。”里德曼先是表揚了手下球員一句,隨后神色一肅,“不過還不夠,我們才領先4分,太少了。等下要繼續努力,給我把分差拉開。”
“好。”
“是。”
幾個球員齊聲應諾,斗志高昂。
這幾分鐘下來,給他們的感覺是圣約瑟夫高中不過如此,被傳的神乎其神的秦只拿到兩分,全隊拿到8分,效率并不高,他們很輕松的就領先了4分。
只要繼續這樣打下去,他們有信心將分差持續擴大。
“嘟......”
哨響,暫停結束。
雙方回到場上,圣約瑟夫高中進攻,秦昊在后場拿球,推進到前場之后莫里和哈里斯撲了上來,再度包夾。
秦昊分球,隨后快速移動,沿著內線穿插。
“秦要出手了。”喬治眼睛一亮,之前的幾分鐘秦昊的跑動只要是為了吸引防守,為隊友穿著高機會,而現在他的跑位明顯是為了擺脫防守,尋找接球出手的機會。
還有一點,就是秦昊遭遇包夾分球之后,隊友沒有堅決的進攻,而是在游走,等待。
等待什么?
不言而喻,自然是等秦昊擺脫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