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快對前途未來不抱任何幻想的流民們心中好似有什么被點燃了一般,激動、憧憬和期待充盈著胸口,讓他們恨不得當場就抄家伙趕去田里勞作。
驚喜一波接一波的到來,就在流民們擼起袖子忙于春耕開墾時,又被告知了新房即將建造的消息。
是屬于他們自己的新房!
在看到法師領主給出的成品示意圖時,他們幾乎以為這是領主老爺修建的軍事要塞。
這也不怪他們誤會,看看土樓的結構外形吧。
總體呈現環狀要塞造型,內外環直徑為三十至四十米左右,上下共有三層樓,向外側的樓墻十分封閉,在底樓連個窗戶和通風口都沒有,哪怕是上中樓層也只是留了些許縫隙和通氣孔,看著不像窗戶,倒類似垛口。
所有的采光和通風功能幾乎都由集中在樓體內環的窗戶陽臺承擔。
底樓并不安置住戶,而是作為牲口棚、器械室來使用,被環狀碉樓環繞的內圍并未空置,一些諸如水井、磨盤碾子之類的公共設施將坐落此處。
頂上兩層才是居民們的住房,內環約九十余米的周長被等分為八份,合計可容納十六戶家庭,算來約為八九十位住戶。
兩棟這樣的土樓便能容納整只流民隊伍,還綽綽有余。
實際上,如果按照前世土樓普遍樣式規模來建造,一棟便足矣,只是考慮到自己也是趕鴨子上架頭次似水,所以還是選擇保守一點。
當然這份謹慎被維德大師嗤之以鼻,并強烈要求在之后的建造事項中讓他放手施為,最好是能有機會蓋一座和法師口中那個二宜樓般規模大小的土樓。
直徑七十余米,通高十六米,內外雙環結構的二宜樓,光房間就近兩百間,一棟樓就能容納七百多居民,等于是把高崖的全部余民打包都足夠了。
更為人稱道的是它的防御能力,巨石為基木為梁,又以不同配比的熟土泥漿混合石塊夯實地基和墻壁,達到類似混凝土的效果,而其外墻底端厚度竟是有足足兩米半…
這玩意一般的地震和炮擊都拿它沒轍,放在這里都有些大材小用了。
當然這份堅固不是白來的,凝土泥漿的調和配比與建造時大量繁復的夯土筑墻的工序哪個都不能少。
前者自然是有維德來操心,盡管大師相當期望能夠以石材搭建出一座要塞般的碉樓,但只是核算了一下成本便搖頭放棄。
以修筑城堡的預算來蓋民房,哪怕是他也覺得太過浪費。
勘探過周圍地貌的維德最后選定了幾個開采泥土和石料的地點,大量的建材由參與的流民們推著手推車不斷運到建筑工地上,當然最大的一部分還是由山嶺巨人負責。
事先讓潔蒂用自然神術編制而成的超巨型籮筐派上了大用場,這一筐子裝載的泥土或石礪幾乎頂得五十多個流民跑三趟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