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朱慈烺這種公器私用的行為,他全當沒看見,有啥好說的,公器說白了還不是他家的東西,朱慈烺要用只要他老子沒有意見,其他人有意見也是白搭呀。
而從崇禎的態度來看,對于這個兒子那是非常滿意的,勤奮好學,做事有章法,僅僅六七歲的幫他解決了幾件大事,又明理聰慧。
有時御史勸諫的奏章送到崇禎面前,崇禎也只是微微一笑,跟王承恩自信的來一句:“太子做事必有緣由,以后再有這樣的奏章不必理會留中不發。”
說道消息渠道,司禮監哪里需要記者,東廠和錦衣衛絕對是最好的‘記者’能把你家祖墳都刨清楚那種。
所以第一版的報紙第二天就做好,朱慈烺看過之后,雖然很稚嫩,但是成長不都需要時間嗎。
果然報紙樣板送到崇禎手里,崇禎對于中縫的廣告只是一笑置之,瀏覽了一遍之后崇禎開口問道:“太子打算怎么發行?”
王承恩遞上奏章:“太子已經安排了,司禮監做好樣板送到御前預覽,陛下要是覺得沒有問題,邸報司會立刻開印,然后樣板送往南直隸,中都鳳陽府,西安府和成都府,此四地也會設立印坊。京城最先售出,其余根據距離遠近印好既售,每份報紙十文錢。”
崇禎翻翻報紙,比劃了一下:“這文言版還好,這白話版兩張大紙都有一本書的量了,賣十文豈不是虧錢?”
王承恩搖搖頭:“這奴婢就不清楚了,經營之術奴婢可不及太子殿下萬一,太子殿下言道‘僅中縫廣告這些他都愿意承擔所有發行費用。’”
崇禎愣了一下:“這個錢太子府出?”
王承恩看了一眼崇禎的臉色低頭:“是,太子殿下說,他既然攬下發行之事,這收入支出他都擔下了。太子殿下還讓李若璉千戶派人到各地采集消息為報紙所用。”
崇禎拿著奏章久久無語:“太子府的用度還充足么?”
王承恩想了一下:“殿下素來節儉樸素,不嘻游玩樂,東宮銀錢消耗很少,還算充足。”
崇禎呆了一下:“如此就這么辦吧。”
朱慈烺可沒有功夫盯著報紙的事情,他現在收入已經開始負增長了,先是曹變蛟那邊,接著又是報紙,錢一筆筆的花出去,這掙錢的門路可是一點都沒有增加。
朱慈烺看著手里西山地區煤礦開采情況調查。
京城缺煤么?并不缺,京西門頭溝一帶從遼金時代就有采煤的歷史,明朝初期朱棣怕挖煤傷了他的龍脈,一度禁止,但是后來京城人口日益增加,京郊的山林都被伐禿了都不夠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