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文富武,吳登科家中本就貧困,再加上父子兩人習文讀書了一輩子,一家人省吃儉用,其生活的困苦程度便不用多說,就差砸鍋賣鐵了。
吳登科生前是廩生,每月靠著朝廷微薄的補貼,還能勉強過活,如今他遭受流寇迫害,撇下老母與小妹,她們往后的日子,怕是更加艱難。
原本吳登科的死,衙門里是發了些撫恤金的,只是那點錢杯水車薪,置辦喪事已經耗去了不少,剩下的尚未捂熱,便被趙虎搜刮一空。
這個世界,對于貧苦百姓向來不是很友好。
盧湛是當地最大的布商之子,知縣大人又是他的親舅舅,所以他的知名程度還是挺高的。
縣城里有頭有臉的人物,基本上都認得他。
這趙虎是個莽漢,自幼父母雙亡,沒人管教,吃喝嫖賭是樣樣精通,而且脾氣暴躁,早些年跟著一幫潑皮無賴混日子,為沅南縣的一霸。
后來與人起沖突,失手將人打殘,在監牢里蹲了兩年,出來后由于沒什么手藝傍身,難找正經活計。好在有一身腱子肉,一般人都怕他,便只好幫人看場子放貸討債,以此維持生活。
盧湛是沅南縣的上流人物,他自然認識,更不敢開罪。像他們這種人,欺軟怕硬,頂多就挑挑軟柿子捏,真要碰上個有實力的,還得認慫。
五十兩銀子對于盧湛來說,九牛一毛,或許并不算什么,但是對于吳母娘倆而言,卻等同于是救了她們一家人的性命,盧湛的隨意之舉,直接就改變了一名閨中少女一生的命運。
當下,娘倆朝著盧湛就要跪下磕頭,感謝他的大恩大德。
盧湛自然不肯接受,連忙將她們扶起,讓一個如此年長的長輩向自己跪拜行禮,他怕折壽。
周圍一眾鄉鄰得知了盧湛的身份,此刻不由紛紛圍攏上來,大肆贊揚他的善舉。
將這娘倆送回了屋中,同時出言安撫了一番,盧湛繼而把馬車上的東西卸下,妥善安置。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不管生活如何的不如意,總歸還是要繼續的。
……
一晃數日,盧湛差不多已經習慣了這里的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富家公子真不錯啊!
往后倘若都是這種生活,想想倒也不錯。
鄉試每三年一屆,這一次落榜,想要再考就只有等三年之后,而這三年期間,他有很多種選擇,既可以繼續留在書院進學,也可以回家繼承萬貫家產,具體該怎么做,全看他自己怎么想。
這段日子,老爹要打理生意上的事,所以也沒有太多的時間搭理他,盧湛倒也樂得清閑。
趁此機會,他去過沅南學院,拜見過夫子,以及其他的同窗好友,畢竟以后還得在學院混。
本縣的學院私塾不少,但最有名氣的還數沅南學院,這是縣城幾大富商合資創辦了一所學府,其中就有盧家的投資。
數十年來,這所學院出過舉人,也出過進士,名聲一時無兩!
當然,跟大啟王朝的官制學府比起來,就顯得有些小巫見大巫了。
大啟王朝最高學府名為太學,位居京城,能進入到這里面學習的只有兩類人。
一種是五品以上官勛貴族的后輩子弟,另一種就是天縱之才,擁有絕頂資質的民間學子。
除了習文,太學中還設有其他科目,比如武學、星象、農耕等等之類,是一所全面型的學府,能從這里面出師的,基本上都是國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