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陳記糕坊之后,兩側的桌子上已經擺了不少糕點,各色各樣,香氣誘人,幾名伙計往返于作坊與店面之間,不斷運送著新的糕點小吃。
由于天色尚早,所以來糕坊里買糕點的人并不多,偶而有幾名大戶人家的家仆,至此采購。
柜臺里,一名老掌柜正撥弄著算盤,持筆在賬簿上寫寫記記,一雙眼睛幾乎擰成了一條線。
陳記糕坊的東家姓陳,只是他并不常在店里面,此間的一應事物,都是由這位劉掌柜負責。
盧湛也不拐彎抹角,上前打了聲招呼,便朝他詢問起六嬸的事,想知道六嬸是否到過此處。
這幾日因為孩童失蹤一案,又是封城,又是巡察的,鬧得沸沸揚揚,劉掌柜自然早有耳聞。
盧家下發的懸賞告示,他也看過了,曾一度考慮要不要把這件事情說出來,因為他也不確定這算不算是線索,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索性就一切隨緣,不再去糾結此事。
如今盧湛與知縣大人親自上門,他心知是無法坐視不理了,當即便無所顧慮,針對盧湛所提出的各項問題,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逐一道來。
原來前天早晨,陳記糕坊剛開門不久,便來了兩名顧客,他雖然老眼昏花,但還是能夠認得出來,毫無疑問,這兩人正是六嬸與盧四小姐。
她們在這里買了些糕點,臨走時六嬸不慎與他的一個伙計相撞,導致伙計手中的一筐桂花盡皆灑落在地,當時兩人還在這里收拾了半晌。
這桂花是他讓伙計從別處收購回來,準備做桂花糕用的,沒想到這伙計毛毛躁躁,六嬸又一個沒注意,一個進門,一個出門,撞了個滿懷。
也正因為這件事,所以他的印象才很深刻。
聽到這里,盧湛已經可以確定自己的推斷無誤,終歸方向是正確的,可當他再問六嬸之后去了何處?又是否發現過什么可疑的人?劉老掌柜卻是一個勁的搖頭,滿臉無奈,表示并不知情。
這也怨不得他,他是陳記糕坊的掌柜,自然以自己的店面為重,不會過多的去關注顧客。
加上他自己也說了,人已經上了年紀,老眼昏花,反應遲鈍,就算真有什么可疑的人來往,估計也看不到。
見再也問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兩人干脆便到此為止,告辭離去。
不過此行卻也并非一無所獲,至少知道了六嬸曾經來過陳記糕坊,而且那個時候,囡囡還是跟她在一起的,她也還處于清醒狀態。
由此就基本可以確定,囡囡失蹤,是六嬸她們離開了陳記糕坊之后,抵達正元街之前。
時間范圍漸漸縮減,事發地點也在逐漸的縮小,這對于他們接下來的排查,將會提供極大的便利。
囡囡的失蹤時間,縮短到了辰時一刻至辰時二刻之間,也就是現代所說的十五分鐘,地點為陳記糕坊至正元街這一段路程,包括狀元橋。
接下來的流程很簡單,對這個范圍進行全覆蓋的搜索,一邊探察蛛絲馬跡,一邊尋求目擊者。
只要能從中找到一個突破口,便破案有望。
可惜古代沒有監控,要不然以他們目前所掌握的線索,找出兇手簡直就是輕輕松松。
但現實就是如此的殘酷,誰都無可奈何,想想也只能從巡城的衙役中抽調一部分出來,進行篩查任務。
按照盧湛的想法,兇手要下手的話,大概率會選擇一個人流量相對稀少的地方,這樣在得手之后,他才能夠迅速的脫離現場,不致于引人注目。
所以一整個上午的時間,盧湛與王廉帶著一幫衙役,呈現出了地毯式搜索,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由其是以偏僻之地,探察得倍加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