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沒有為難毛玠的想法,只是有些話,他要和毛玠說清楚。
有些事情,毛玠不能誤會,否則未來就要出大問題。
“孝先啊,我不是來問罪的,我只是來問問你,為什么敢于這樣做?”
郭鵬饒有興趣的看向了毛玠:“據我所知,咱們魏國的官場上流傳著前漢官場上的一些規矩,比如,對于高官來說,叫寧愿不做,也不要做錯,覺得做錯事比不做事更可怕,是這樣吧?”
毛玠低下頭猶豫片刻。
“是。”
“全國除了邊地四州之外,大多數州刺史都老實的和小羊羔一樣,蕭規曹隨,全都跟著前任來,把自己弄得弱勢無比,寧愿不做事,也不要和其他中央、地方的官員發生齟齬。
韓浩和糜竺被我拿下之后,這樣的情況就更嚴重了,有些刺史恨不得把自己關在刺史府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一點權力都不想要,全都交給中央和郡縣去做,為什么你不這樣做呢?”
郭鵬盯著毛玠:“你該知道,以你一州刺史的身份做這樣的事情,很容易成為中央官員攻擊的靶子,他們會把你當成目標,狠狠地攻擊你,不把你弄倒,誓不罷休。
刺史已經是地方官員的極限,再往上,除了去中央,已經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了,所以刺史們謹小慎微,除了少數人,大部分人絕對不愿意為了一時之快葬送掉自己的前程,而你,不這樣想嗎?”
郭鵬的話說的非常**,毛玠想回避都回避不掉。
但是說實話,毛玠又如何不想成為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甩手刺史呢?
魏國是中央集權,很高強度的中央集權,很多屬于地方官員尤其是州刺史的職權,表面上是屬于地方官員的,但是無論在哪個方面,中央機構都要顯示出它的存在感。
它們侵奪地方權勢,有些前朝屬于地方的權力更是直接收歸中央。
在這樣的情況下,地方官員的待遇和權勢更是大不如中央官員。
中央一千石和地方一千石表面上是一樣的俸祿一樣的待遇,但是在官員福利問題上,二者就像湖泊和大海一樣完全不同。
中央官員的很多隱性福利是地方官員觸碰不到的,中央一個五六百石的小官過得都遠比地方上的一個一千石的縣令舒坦。
地方官受限于中央機構,往往干的臟活累活很多,收益還不夠高,還要時刻面臨中央的監督和侵權。
這就天然的造成地方官員削減了腦袋也要進洛陽成為中央官員的趨勢,地方官員對中央的向往特別強烈,只要有可能,一定會鉚足了勁兒往中央去擠。
而且這些年中央官員的確是在不斷地擴編,中央對于權力的集中和運用都需要大量人手,所以優秀的地方人才往中央集中是一個大趨勢。
在這個大趨勢之下,基層官員進入中央的可能性反而比高級官員要高。
因為帝國不斷擴編的主要是基層辦事的小官小吏,而不是高官。
高官始終就那么些,一個蘿卜一個坑,少一個才能補上去一個。
補上去還要看資歷,看政績,看有沒有犯過錯之類的,以及在中央有沒有人來拉一把。
毛玠是兗州陳留郡人,是早些時候魏帝國的強勢政治集團青兗集團中的人,時至今日,青兗集團早已式微,難以為繼。
毛玠更是屬于舊時代的士人官員,更實現在科舉制度蓬勃興盛時期的【舊時代遺留者】,和那些靠著科舉考試競爭上崗的官員很不對付。
之前兵部出了問題,董昭落馬,陳宮上臺,算是郭鵬還念著舊人,也已經算是把青兗集團的最后一點政治能量用掉了。
等毛玠意識到自己處境尷尬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中央可能并不歡迎又一個舊時代的士人官員出現在中央。
同為士人的老皇帝已經退休,新皇帝又是學校教育出來的擁有新式思想的皇帝,思想上和士人們完全不在一個框框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