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周廠長的。”唐子風直接把球踢給了周衡。其實,從局里給出的選擇以及周衡的敘述,他已經能夠猜出二局其實是希望周衡和他繼續留在臨一機的。
局里之所以會給一個允許他們立即返回的選擇,只是因為這是當初的承諾。想必局領導也沒想到他們能夠這么快就打開局面,讓臨一機起死回生。當初以為他們至少要花三年時間才能達到這個目標,所以承諾只要他們實現了扭虧,就可以回去。現在時間還不到一年,臨一機已經實現了盈利,局里自然不能食言而肥。
但從局里的考慮來說,卻又不希望他們馬上返回。臨一機的扭虧有一定的偶然成分,打包機和木雕機床都屬于“撿漏”的業務,這種業務其實是不能持久的,遲早會被其他企業模仿,然后整個市場的利潤會被攤薄,屆時臨一機就算不放棄這些業務,從中也賺不到太多的利潤。
重鏜和機床翻新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業務,其他企業想模仿的難度比較大。其中普通機床的翻新難度不大,但利潤也薄。真正有利潤的翻新業務是對進口高精度機床和重型機床的翻新改造,這種業務就不是那些鄉鎮小廠子能夠拿得下的,臨一機在這方面是有核心競爭力的。
可僅憑這兩項業務,并不足以養活臨一機,臨一機必須繼續開拓新的拳頭產品,才能保持生命力。周衡和唐子風在企業經營方面的能力,已經得到了局黨組的認可,所以局黨組希望他們能夠再留一段時間,為此不惜向唐子風承諾了一個30歲之前晉升正處級的條件。
一個正處級在地方上是很了不起的級別,但在中央部委就算不上什么了。部委里的處長就是負責給部長、司長跑腿拎包的,誰干不是干?以唐子風在臨一機做出的種種成績,30歲之前提一個正處級也并不為過。
當然,前提是唐子風愿意繼續留在臨一機,并且創造出新的奇跡。如果他呆在臨一機只是當咸魚,那么這個承諾也就會隨風而去了。
唐子風最初是不愿意來臨一機的,但正如他向王梓杰說起的,干了這大半年時間之后,他居然有些喜歡這樣的工作了,對臨一機也有了一些感情。相比回京城去繼續呆辦公室,他倒寧可留在這里,隔三岔五帶著韓偉昌出去浪一浪,開開腦洞就能攬回一個大業務,這也是頗有樂趣的事情。
不過,這種話他是不會自己說出來的,他得讓周衡替他做決定,然后再假裝勉為其難地接受下來,這樣二局就會覺得他是勇挑重擔,這對他未來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聽到唐子風的話,周衡只是呵呵一笑。唐子風那點小心眼,周衡豈能看不出來。他說道:“剛才那些,我也只是向你通報一下。昨天和謝局長通電話的時候,我已經替你表了態,說你愿意留在臨一機,幫助臨一機徹底脫困。謝局長讓我代他轉達對你的口頭表揚,還說今年局里會給你報一個機械部的先進工作者。所以,你就安心工作吧。”
“呃……”唐子風無語了,說好的讓自己選呢?怎么二話不說就把自己給套路了。
老周,你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