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消息傳出了。
桓溫淡淡的笑了笑,輕輕的點了點頭。他倒是能夠理解劉弘的決定,心中也認為這是必須的。
剛剛還是敵人,馬上就要成為自己人。作為被吞并一方,劉弘軍的那些官吏將領心中肯定會有所不滿,對自己這邊也是會有不解的,一場會面,讓他們將自己心中最大的不滿發泄出來,給予自己說服他們的機會,讓他們進一步的了解自己這邊——桓溫覺得這是相當有必要的事情。
事實上,他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已然做好了“舌戰群儒”的準備。
宴無好宴,會無好會,雖然上面的人做出了決定,可桓溫知道底下人心中肯定會有不甘,他們必然會對自己進行詰難,而自己要做的比便是應付這種詰難。
“也罷,讓那些人見識一下我們的威風吧。”桓溫如是想道。
這一瞬間,他竟然有種即將上戰場之時的興奮。
“讓我想想,他們晚上究竟會提出怎樣的問題?”晚上的會面也是一場戰斗,為了應對這場戰斗,桓溫覺得自己必須從現在就開始盤算,開始準備才行。
事實上,桓溫的想法并沒有錯。
當華燈初上,夜幕降臨,偌大的荊州刺史府一改這些天來的沉悶氣氛開始張燈結彩的時候,劉弘麾下的一些荊州群豪已經完成相應的串聯。他們打算給桓溫一個好看,也好教桓溫明白荊州并非人人可欺的蹩腳貨。
當然,他們也知道與李玨“合并”的事情已經經過了劉弘的首肯,自己眼下如此做,多少有些逆潮流而動的意味。作為劉弘的手下,他們知道這位荊州刺史的威嚴。所以,他們心里還有一些忐忑。
他們為此找到了蒯恒,想通過蒯恒來了解劉弘的意思,其中的關鍵就是自己究竟能不能這么做。
“大人意思已經很明確了,為了荊州的未來,我們必須如此。”蒯恒明白無誤的告訴他們:“大方向已經定了,現在就剩下一些細節。我想你們的活動如果做得好,應該能在今后的細談中為我們爭取到更多的利益吧。簡單的說,只要你們不太過分,大人是不會為難你們的。”
嗯,這話蒯恒說得很明白了,那就是你們想要去詰難桓溫就盡管去,如果你們能夠在某些方面,讓他啞口無言,那對荊州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眼下的為難,換在談判桌上,是能夠為自己這邊討得一些上風的。大勢已定,小事可改,這便是蒯恒代表劉弘對他們的許可了。
當然,這些事情也只能由他們來說,發泄什么的,詰難什么的,都只能由他們進行。已經出面的蒯恒和作為老大的劉弘是斷不能說這些的。因為他們面目和立場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被確定而不可更改了。
話語就此說開,眾人點頭稱是,各自摩拳擦掌,等待桓溫的到來。
這一刻,他們的唇槍舌劍隱約有些饑渴難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