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大夫,還請賜教!”
聽到自己的話,成功的引起了伯邑考的好奇,散宜生臉上不由的露出了一抹自信的微笑,走上前一步,開口道。
“第一策便是派遣使者,進入北伯侯境內,北伯侯崇侯虎本是北疆之主,可是因為冀州侯蘇護與帝辛聯姻,成為北方除了北伯侯之外最大的諸侯,處處壓制北伯侯崇侯虎。”
“崇侯虎自然不可能沒有怨氣,相信只要稍加挑撥,北伯侯便會與冀州侯刀兵相向,冀州侯雖然這幾年聲勢壯大,但是卻也并不是崇侯虎的對手,到時候怕是殷商不得不分兵助冀州侯穩定行事,如此便能牽扯殷商后續兵力。”
“這第二策,便是去南疆和東疆,聯絡姜文煥以及鄂順舊臣,無論是姜文煥,還是鄂順在邊疆經營數百年,其中有無數的死忠份子。”
“姜文煥敗亡之后,那些死忠之士雖然有時候也反抗著殷商的,但是卻沒有組織,成不的氣候,而此時南疆亦然,我們選擇其中一只,扶植起來,自然又能分化殷商的兵力。”
“殷商本就兵力不足,國庫也不見得充盈,如此消耗下去,就算殷商有些底蘊,也承受不住,到時候如此,不怕殷商儲君不退兵。”
“這第三策便是主動出擊,試探一下那殷商儲君,此戰也不求大勝,只要弄清殷郊手中到底有多少人馬,便可以了。”
“此戰目的達成,便可以斟酌對方的兵力,無論是之后與其以堂堂之陣比斗,還是堅守不出,都可隨意轉換,立與不敗之地。”
“若是其兵鋒強盛,便以堅壁清野消耗其銳氣,等到殷商支撐不住,自然撤軍,我們西岐的堅壁清野的損失,也不及對方空耗錢糧損失大。”
“若是他們只是做做樣子,我們便主動出擊,盡起大軍,一鼓作氣,直接擊敗對方,殷商儲君這些年,積攢了無數的聲望,若是我們擊敗殷郊,我們大周的威名便打出來了!”
所有人聽了散宜生的三策,都不由的暗暗豎起大拇指,心中暗道,這不愧是西岐的名士,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想出這么多對策。
而且每一條的對策都不是無的放矢的,每一條只要執行的好,都會對殷商產生一個不小的打擊,而這這打擊是從全局之上的。
現在西岐剛剛立國,最需要的便是一場勝利,這勝利無論是把殷商軍隊不戰自退,還是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都對新興的大周是一個極大的鼓舞,會振奮被剛剛損失新王的悲痛,對國民士氣非常有好處。
“嗯,姜丞相,散大夫所言,你以為如何?”
在散宜生的話說完之后,伯邑考并沒有立即表態,而是看向了姜子牙,伯邑考此時已經有一點人君之相,至少不會輕易的拍板,而是想看看姜子牙如何說。
不止是伯邑考好奇,就是其他人,如南宮適等人,也在看著姜子牙,似乎是等待著姜子牙開口,聽聽姜子牙到底能說出什么由建設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