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前面八個大字引申出來的問題則引起了巨大的爭吵,顯然,新的國家認為自己對東方大陸也用法理上的繼承權,但即便建立新國,與明國協同御虜也會是一項較為長久的國策,畢竟民族矛盾才是現在的主要矛盾嘛。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協同御虜之中,從清虜手中收復的國土屬于誰,按理說,那些都是大明故土,可反過來說,誰打下來就應該是誰的,如果按前者來說,合眾國就失去了光復中原的動力了,現在的合眾國不需要大規模的移民了,如果不能得到土地,那么參加大陸戰爭就沒有多少實際利益了,畢竟那是戰爭,靠感情是維持不住的。
可是若誰打下來的就是誰的,且不說大明各個政權接受不接受,僅僅是這個原則就能讓原本就不容易團結起來的明國各政權就會四分五裂,畢竟無論是永歷、魯監國還是社團,都沒有單獨對抗清虜的實力,而協同光復就是一筆糊涂賬,怎么也分不清。
這件事其實從一開始大家都在爭執,有些人未雨綢繆,生怕未來參與大陸戰爭得不到實際利益,而有些人開始算舊賬,現在社團可是出錢出糧幫著兩個政權,花了那么多錢,死了那么多人,卻是一塊土地都得不到。
“從實力上來講,我們的合眾國依舊無法獨立承擔起任何一塊戰區的攻防,與明軍合作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無奈之舉。”李明勛制止了眾人的爭吵,出言說道。
眾人安靜下來,聽李明勛細說,李明勛道“首先,我們不能再翻舊賬,廣州之戰前,我們參戰而得民,與大明之間互不虧欠,至于一些援助和協防都只算是同族之誼,而廣州之戰,我們確實幫著大明穩住了粵西四府的防御,但也得到了近六萬百姓,而粵西四府也向合眾國全面的開放市場,也算是互惠互利,在粵西和浙東兩個戰場,合眾國與明國不會虧欠,日后也不能再算舊賬。”
“但那一切都過去了,日后再參戰,我們就不能再無償參戰了,畢竟守土守的是大明之土,他們理應付出代價,而進戰則是恢復中華,誰出力誰受益,所以在下一次的抗清御虜統一陣線會議上,我會提出這事,顯然,明國各個政權都不會輕易同意,但是為了團結,我們也不應該強逼,所以,按照統帥部的計劃,我們應該開辟一片專屬于合眾國的獨立戰場,在這片戰場上,勝負得失都由我們自己負責。
當然,這是戰略規劃,從軍隊實力來講,至少今年不行,但巧合的事情,我們的開國大典也定在年底進行,所以我建議,正式開國之前,一切按照以往,而開國之后,適時開辟獨立戰場,如何”李明勛環視一周,問道。
“同意”
“同意”
元老們紛紛表態,算是把這一主要矛盾擱置起來了,得以進行接下來的議題。
s左傳有云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把華夏也當成一種文化概念,但我還是感覺華夏有些過于局限于民族,所以更支持中華一詞。
青少年的時候,最惡心那些歐美人自稱自由的美國人,高傲的法國人種種,但是自從領略了華夏一詞的真意,感覺還是別惡心了,自己老祖宗都叫自己是牛逼的中國人,沒臉再嘲笑別人了。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