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兵確實是一個大問題,比如如今面臨的忠貞營實際上也是一個潰兵集團,只不過相對有組織度罷了,潰兵可不是一口吃的就能打發了,他們需要薪餉、衣服、彈藥和營房,如果不能,機會造成巨大的治安問題,顯然,粵西四府全力供應的是本藩那兩萬精兵,哪有銀錢就供給他人呢
對于粵西來說,供給潰兵一時可以,但無法持續很久。
李明勛笑看林士章,說道“老先生,這是你們的內政,何故來問我這個晚輩呢”
林士章索性直言“黃蜚倒是有個謀劃,把潰兵全部運到上下川島和海陵島,以免其禍害粵西,可問題是,到時他們需要一條出路,粵西肯定是沒有的。”
“人你來接應,出路我給,如何”李明勛說道。
林士章可沒想到李明勛會這般干脆,他先是一愣,繼而問道“若明勛有上佳安排,可莫要忘了,我瓊藩才是貴國最忠誠的盟友,休戚與共呀。”
李明勛大笑出聲,他是萬萬沒想到,曾經有些迂腐的林士章,這才幾年便是成了這般模樣,方才還一副請朋友幫忙的樣子,但朋友以幫忙,他又是有好處別忘了我的做派,市儈的很,也可愛的很。
“好好好,有好處自然不會忘了你老先生的。”李明勛笑道。
林士章尷尬的抹了抹額頭,說道“還是說正事,你準備給他們什么出路”
李明勛道“暫時還需要保密,但總歸不會太差,再不濟,我把他們送到呂宋去種地,總行了。”
林士章微微點頭,總歸比投降滿清助紂為虐的好。
這便是如今大明開明官員的政治生態,他們已經認清了所謂的朱明正統和天下歸心,也懂的了戰爭打的是資源和財力,士大夫的高傲和理想主義早就一掃而空,有的只是現實和利益,所以林士章這位傳統的大明士紳可以在毫無道德壓力的情況下,討論尚未發生戰爭戰敗后的結果,而且戰爭的一方還是他效忠了大半輩子的朱明王朝,唯一讓李明勛遺憾的是,這類開明士紳實在太少了。
如今的大明官員,如瞿式耜、陳邦彥那般冥頑不靈者有之,如馬吉翔、陳邦傅那般市儈、自私者更眾,而辦實事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李明勛與林士章的談判在愉快的氛圍內結束,接下來他要趕往大陸,調停忠貞營與大明的關系,調停人不好當,大陸腹地也不好進,所以李明勛一直在等待,當然等待的不是時機,而且軍隊,統帥部為這次調停行動準備了一千騎兵和兩個海軍陸戰營,以及一支內河艦隊,這才是合眾國可以調停的資本,一直可以打破平衡的力量可以讓雙方都做上談判桌,也可以讓人的態度更為誠懇。
三月中旬,大軍乘坐各式內河船只進入了西江,處于廣州城內的杜永和為大軍了諸多便利,在三水,大明南陽伯李元胤三兄弟的精銳加入,盡是騎兵,袁時中部也加入,三千人,步騎各半,一路直奔肇慶而去,李元胤打出了勤王的名號,李明勛則以協戰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