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被“中國重錘”錘擊的是巴達維亞艦隊中堅艦隊的東印度大帆船奧蘭治雄獅號,這是奧蘭治雄獅級的三號艦前兩艘在歐洲建造,早于其下水,擁有一千五百噸的排水量,七十門火炮,而且作為巴達維亞艦隊的副旗艦和中堅艦隊的旗幟存在。
奧蘭治雄獅號第一個被制裁也全然不是其運氣不佳,實際上,這艘船早就被鷹艦隊司令員李北極盯上了,在第一波開火的時候,大艦隊基本與巴達維亞艦隊并駕齊驅,由于雙方隊列密集程度不一樣,后衛艦隊對陣的反而是巴達維亞的中堅艦隊,奧蘭治雄獅號被重點照顧,因為荷蘭軍艦比較分散,后衛艦隊沒法一對一的進行決斗,索性集中火力,在一千二百米的距離上,三艘臺灣級戰列艦的三十九門三十二磅重炮對奧蘭治雄獅打出了一輪齊縱射,這三十九枚炮彈中,只有一枚命中,對于如此長的距離來說,也是難能可貴的了,而對于迷信的水手們來說,首輪命中更讓他們相信命運女神向他們掀起了底褲假如有命運女神,且穿底褲的話。
三十二磅炮彈與柚子差不多大小,在奧蘭治雄獅號的主火炮甲板上砸出了一個臉盆大小的洞,奧蘭治雄獅號那不足四十公分厚的船殼根本沒有造成多大的阻礙,對于這艘排水量巨大的武裝商船來說,只能算是隔靴搔癢,至少李北極是這么認為的,但實際造成的損害要大的多。
這枚炮彈從奧蘭治雄獅的主火炮甲板附近擊穿,把一個炮手的半截身子打成了一灘血肉,各類木屑至少造成了三個人不同程度受傷,這本是運氣極好的,要知道,如果這枚炮彈再往左或右挪移半米,就可能打死五個人了。準備拖拽火炮復位的水手都在火炮兩側,而炮手則在火炮正后
但這種好運,卻不是荷蘭人想要的,因為這枚三十二磅炮彈在打死人之后,砸中了火炮甲板左舷一門閑置的十八磅炮,直接把炮車砸了個稀爛,十八磅炮恢復了久違的自由,在船艙內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因為此時的奧蘭治雄獅號占據上風向,船體往右側傾斜,對于十八磅炮來說則是下坡,超過兩噸重的自由火炮翻滾而下,砸斷了兩根支撐柱和四個人的腿,長長的炮管還把兩輛炮車砸壞,同樣自由的十八磅炮彈也在火炮甲板上亂滾,對于不穿鞋的水手和土著來說,那可是壓碎他們腳趾的危險東西。
僅此一枚炮彈,讓奧蘭治雄獅號損失了三門十八磅炮,八個船員,以及難以計數的腳趾,這無異于是一場腥風血雨,因此,船上的荷蘭火控官直接下令還擊,整艘船亂做一團,主火炮甲板上的十八磅炮和船艉樓里的九磅炮,甚至露天甲板上的六磅炮都開始砰砰開火,奧蘭治雄獅的怒吼引發了整個艦隊的反擊。
臺北號的指揮室里,李北極聽著船殼外傳來的咚咚聲音,看了看周圍的參謀軍官,聳聳肩說道“諸位,臺北號的英俊一去不返。”
軍官們知道咚咚咚的聲音是炮彈敲打外殼的聲音,紛紛哈哈大笑起來,在這個距離上,就算十八磅炮也擊穿不了臺北號,這艘船最厚的地方近九十公分,即便是船艉樓,也有六十五公分的厚度,在這個距離上,對于最強火炮只有二十四磅的荷蘭火炮是絕對防御的。
青龍號上,李明勛也是納悶,他拉扯了一下百葉窗,看到了彌漫在巴達維亞艦隊上的硝煙,不解的問道“我們做了什么,他們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反應”
“一點都不專業。”一個年輕軍官低聲說道,顯然在嘲諷荷蘭人,沒有人理解,為什么巴達維亞會在這么遠的距離上進行全火力射擊,這根本沒道理,且不說絕大部分炮彈打不中,打中了也幾乎不可能打穿,何必呢
進行了長達一刻鐘的炮擊之后,巴達維亞艦隊終于消停下來,顯然軍官們控制住了局勢。而大艦隊依舊在有條不紊的靠近,當距離不到一千米的時候,二十四磅炮參戰,這意味著,戰列艦的上火炮甲板,主力艦、大蓋倫和重巡的主火炮甲板都可以參戰了,唯一清閑的只有自由貿易級武裝運輸船了,它的最強火炮就是十八磅炮,還不被允許開火,雖然已經進入射擊距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