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藩圍困南京城,城中守軍不過萬許,但準備卻是充分,滿洲固山額真喀喀木,兩江總督郎廷佐都是敢戰能戰之人,而接替戰死的王燝,升任水師提督的管效忠也有一支精銳兵馬,而一直支持到援軍趕到的,除了清軍的奸詐,便是鄭成功的自大。
清軍的奸詐就在于不顧一切的拖延時間等待援軍到來,法子很簡單,便是以水師提督管效忠的名義請降,這可是直接瘙到了鄭成功的癢處,鄭成功最期待的便是不戰而降,以此提升自己的政治威望,或許他也被這段時日士紳歸附,百官納款的景象沖昏了頭腦,所以,無論沈廷揚、張煌言和麾下部將如何請戰,鄭成功都是不許,只是不斷命人進城勸降,而清軍便順桿爬,以管效忠名義請降。
管效忠使者聲言,滿清有規矩,守城三十日,便是丟失了城市,也不會論罪官將家人,他正是怕在北京的妻兒被殺,才是沒有立即投降,請鄭成功寬限三十日,鄭成功欣然同意,而且厚賞之,縱然麾下多人勸告這是緩兵之計,也是不管,或許鄭成功真的以為東南清軍與合眾國糾纏無法脫身,或許他真的相信自己的王霸之氣,總之,清軍援兵已經在蘇州境內集結。
蘇松提督馬進寶、蘇州總兵梁化鳳、巡撫蔣國柱、駐防杭州八旗一部,諸將都在等待伊爾德率領的主力到來。
十二月底,伊爾德終于率領大軍趕至,但這個跟隨皇太極東征西討的宿將沒有選擇援助江寧,而是沿著運河,直撲鎮江而去,并且組織兵卒壯丁,清理運河河道,并且把杭州灣中的水師調遣入兩江參戰,為了能達到快速進入長江的目的,遼東和浙江水師只帶小型戰船前往。
一直到清軍大軍三萬余圍攻鎮江府之后,南京的鄭成功才是回過神來,命令水陸并進,解鎮江之圍,雙方圍繞鎮江一城和長江航道、京杭大運河血戰數十日,鄭軍死守鎮江,以水戰支持,并不在陸地與清軍決戰,而清軍則是猛攻鎮江,以為對抗。
清軍圍魏救趙,南京困局稍解,在南京幾度尿了褲子的多尼也是來了精神,派遣幾波使者前往金華,要求岳樂再派精兵回援,徹底殲滅鄭藩軍,顯然,以多尼之智,也是看到一次刷戰績的好機會。
在浙南一直沒有打開局面的岳樂同樣興奮,他本是戴罪立功之身,此番卻是沒有功勞,怕是要倒霉,因此調集兵馬三萬,援助鎮江,但李明勛是不會坐看鄭藩被清軍消滅的,鄭藩再不濟也是合眾國的盟友,如今的朱明四藩之一,若是完全被滅,那對于好不容易掀起的抗清熱潮是一次巨大打擊,更為關鍵的是,統帥部已經得到消息,鄭成功心灰意冷,已經準備撤退了,唯一的難處在于,鎮江城中的軍隊被牽制住,鄭成功不想棄車保帥,想來岳樂的第二波援軍會逼迫他做出選擇。
鄭成功是準備損人利己了,合眾國可不能擔起這個惡名。
永歷十三年一月末,烏穆親率陸軍第三師,陸戰隊兩個旅及新編陸軍第三十一師,兵力約五萬人,由溫州登陸,沿著甌江西去,經過處州直撲金華,突然襲擊之下,占領了永康,算是正式進入了錢塘江水系,并且打開了進駐金衢盆地的大門,如此一來,岳樂不要說回援江南了,連仙霞關也是不打了,收縮兵力齊聚金華,抵擋合眾主力,把已經抵達杭州的第二波援軍全部調回,僅增調浙江水師參戰。
與此同時,鄭成功在鎮江府撤退,沈廷揚部與張煌言部在沒有接到任何撤退命令的情況下被直接拋棄在了鎮江府,鄭藩兵馬乘船順流而下逃往崇明,而從各處水道抵達長江的閩浙、遼東水師不斷阻截,尤其是已經升任浙江水師提督的施瑯,率領加列船二十余艘,經過鎮江進入長江水系,追殺鄭藩殿后艦隊和滿載女人家屬的船只,一時間,整條長江都被染紅。
三月初,殺出重圍的鄭成功在長江出海口看到了高升金龍旗的合眾國北洋艦隊,面對這沿海掩護的盟軍,失意的鄭成功毫無喜悅,他感覺那些戰艦上每個人的眼睛里都是嘲弄,個個都好像在看不自量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