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歷十三年四月,鄭成功狼狽回到了舟山,與出發時貔貅十萬,戰船兩千不同,只有三百多艘大船和三萬多兵馬跟隨他返回,當初追隨他一起進入長江的士兵家屬多半死傷,抵達舟山后,島內島外哀嚎遍地,人人披麻戴孝,舟山悲風席卷,盡是傷心之輩。
江南分艦隊與鄭藩水師簡單完成了交接,繼而向北而去,抹去了合眾國在此地存在的最后一點痕跡,但舟山已經不是那個團結一致,矢志抗清的那個舟山了。
鄭成功返回舟山之前,這里已經知曉江南大敗之事,縱然鄭成功老早就派遣鄭鴻逵等德高望重者回來,但人心早已是掌心沙粒,越攥丟失的越多,一些留守的將領聽聞鄭藩大敗,早早收拾了兵船和家屬,逃往福建,想要粗安的人改名換姓,隱居各地,放不下手中權力的,則尋找各類關系,下了南洋,投奔各大殖民公司,等鄭成功返回的時候,島嶼一空。
“父王,為何下令讓士卒歸家”鄭經沖進鄭成功的書房,高聲質問道,見鄭成功沒有反應,他道“父親您不知道,島上的兵民都在叛逃嗎”
“那你想如何,把他們抓回來”鄭成功抬起頭,問道。
鄭經一拳砸在桌子上“當然,把他們抓回來,好好操練,我們鄭家還有機會,重整山河”
鄭成功問“島上有兵四萬,民十余萬,為父問你,你如何養活這些兵卒,屯田還是漁鹽”
鄭經一時語塞,舟山島上確實有些田畝,但多是山地丘陵的旱田,根本養活不了多少人,而當初遷界禁海,浙江沿海的丁口尚未恢復,打了魚賣給誰呢,鹽巴更是不用多說了,合眾國掌握臺灣布袋鹽場和瓊州鶯歌海兩大超級鹽場,鹽巴本是不缺的,而且在合眾國內部,鹽與煙草一樣都是國家專營的,以往舟山還能向大陸販賣私鹽牟利,現在沿海都是合眾國的地盤,鄭藩還敢向合眾國賣私鹽嗎
“可我們的丁口在大規模的流失,不光是留守的兵民,就連一些從長江撤退回來的,也已經開始收拾家財開始離開了。”鄭經道。
鄭成功很清楚,這就是李明勛對自己的懲罰,還在崇明的時候,他就已經得到消息,合眾國光復浙東七府,與福建一樣,往沿海禁海區域充塞人口,但凡持有遷界之前的地契、房契,又不再清算之列,合眾國會照舊歸還其田畝,契書丟失,或者本身并無恒產的,也可以返回家鄉,由合眾國統一安置。
而舟山的明軍,無論是魯監國遺脈,還是新募之兵,多是閩浙之民,尤以遷界禁海來投者為多,面對合眾國如此政策,除了家屬尚在琉球或者在舟山有田產的舊部,多是要散去的。
“為父又有什么辦法呢,無餉無糧,終究聚兵無望。”鄭成功深吸一口氣,坐在椅子上“就算有心阻攔,又如何能做到呢”
舟山并非一個島,而是群島,這個群島距離浙江實在是太近,有些島上屯墾的兵民甚至可以直接游到大陸上去,更何況舟山還有不少的大小船只,再不濟,做個筏子也能漂流上岸,鄭藩兵馬是堵無可堵,擋無可擋,更何況,鄭藩藩下兵馬也是要脫逃的。
鄭經抓住鄭成功的手,說道“父親,您要振作起來呀,若是您倒下了,本藩還不是四散了。”
鄭成功點點頭“為父并未心灰意冷,只是如今缺乏糧餉,愿意走的走了,剩下的才是我鄭家的忠心可用之人。”
“這么說,父親心中早有計較”鄭經心情大好,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