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陛下”烏以風站出來,他拍了拍自己的腰間,發現佩刀已經因為覲見被收走了,但他還是說道“刀把子在誰手里,誰的聲音就大,陛下,咱們大可以玩硬的,直接把外藩全都滅了。這樣就用不著那群王八蛋配合,就能解決外藩問題。”
“武力是最后一張牌,不祥之器,萬不得已不要動。”林君弘說。
而陳平則是問“皇上,不如不如暫緩外藩改制,僅僅處置幾個阿布奈這樣的人,給百姓一個交代。”
這也算是一個辦法,李君華聞言,看了一眼裕王李君威,搖搖頭“開弓沒有回頭箭,做了就做下去,現在不做早晚都得做,勿為子孫憂。”
在李君華的心里,這個選項還要排在動武之后。
實話說,外藩改制這件事是裕王李君威一手挑起的,雖然皇帝李君華一開始是同意的,但是這兄弟兩個顯然沒有想到會鬧這么大,這么廣泛。
李君威卻是臉上看不出一點凝重的樣子,在所有人都安靜之后,李君威說“看起來,我們也應該耍點陰招了。”
“什么陰招”李君華眼睛一亮,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執拗迂腐的少年郎,什么陰招不陰招的他不在乎,關鍵是要有招。
李君威說“現在的根源就在于,內外勾結,議院那群家伙和外藩貴族達成了利益一致,首先得打破這個勾結。”
“怎么打破”
李君威說“加大火力,讓他們先斗個你死我活。”
“具體呢”
李君威朗聲說道“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方提出,要外藩貴族的性命吧。”
幾個人都點頭,事實也確實如此,外藩改制這種事,注定要有人人頭落地的,可是,范圍一定很小,如果沒有資本家插一手,按照皇帝的意思,頂多殺一個阿布奈。帝國要的是外藩手里的地和人,要他們命干什么。
而這段時間雖然輿論洶洶,社會各界都要求嚴懲外藩,喊出滅族口號的也不少,但多是嘩眾取寵罷了。真正到了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這一層級,就沒有人提這種觀點了。
外藩是外藩,但首先是貴族,這些外藩貴族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可是元老院延伸出來的那些實權貴族、軍事貴族也是貴族。本質上,天子一爵,皇帝也是貴族。要是對外藩趕盡殺絕,日后是不是一步步的走下去,都趕盡殺絕呢
李君威說“所以,我們就推一把,動員幾個人在議院之中演講,擺出要把外藩趕盡殺絕的樣子。那些野心家就只有三個選擇,同意反對和保持沉默,本質上保持沉默就是同意。這樣外藩自然不會和他們再合作。如果反對,現在這個當口,誰會主動站出來反對呢,這是要與天下萬民為敵的。”
林君弘等人一時猶豫了,最后李君華說道“就按裕王的辦”
眾人狐疑之際,李君華補充說“就算為動武提前進行輿論準備吧。如果我們想不出其他好辦法,也要走出這一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