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被澹臺云風一句話點醒了,在如今科普魯律兩大巨頭相爭的情況下,自己確實有資本能讓大維齊爾法佐給予一部分協助。
等送走了阿里,結束了歡慶宴會,澹臺云風來到酒店的露臺上,看著遠處的運河反射著月亮的光芒,他心情暢快的端起了一杯酒。
“向你致敬,趙將軍。”澹臺云風對趙銘德說道。
趙銘德笑了,從蘇伊士灌渠開始,他為蘇伊士運河計劃嘔心瀝血十幾年,受盡了委屈,現在這個計劃終于開花結果,也是他離開的時候了。這不意味著趙銘德歸隱,相反,他將入閣,執掌海外事務部,進入帝國行政體制的核心。
趙銘德說“澹臺大人,那個阿里可是一條毒蛇,可是要當心反咬一口。”
澹臺云風滿不在乎說道“要想改變奧斯曼帝國在蘇伊士地區一家獨大的局面,就要扶持埃及獨立,而阿里確實有這個潛力。有能力的人都不太好操控,而好操控的人又不容易成事。”
趙銘德則是問道“怎么忽然變的這么著急了呢”
這當然不僅是因為蘇伊士運河開通,還因為法佐與侯賽因的內斗比表面看上去還要混亂。
隨著阿馬爾被內定為法佐的繼承人,擔任西奈帕夏之后,兩股勢力的內斗進入新的階段。在帝國三十三年的時候,帝國相繼收到兩個人的試探,法佐希望帝國協助其鏟除侯賽因的勢力,而侯賽因呢,則希望支持他取代法佐。
區別在于,法佐找上了澹臺云風,而侯賽因找的是裴元器,所以帝國方面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前來蘇伊士參加運河開通儀式之前,澹臺云風去了一趟西津,雙方一碰頭,才意識到科普魯律家族的內斗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早早晚晚是要公開的。
二人一商量,必須提前進行布子。
而選擇阿里,更是因為這個家伙真的是一個玩弄陰謀詭計的人才。
其參與禁衛軍的叛亂失敗,反手就把自己的同盟給賣了,為了避免科普魯律家族的大佬們懷疑自己的忠誠,阿里選擇把伊斯坦布爾的政壇攪渾,制造了一個更大的陰謀。
他用盡手段,讓法佐相信,侯賽因可能參與了禁衛軍叛亂,這是侯賽因奪權的陰謀。也讓侯賽因相信,法佐授意了這件事,所謂禁衛軍叛亂就是大維齊爾法佐鏟除異己的手段。
結果,科普魯律家族內部爭斗,都在叛亂分子里撈大魚,把他這條小蝦米給漏掉了。
當然,僅僅是為了阿里這顆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發揮功能的棋子,澹臺云風是沒有必要親自來一趟的,此番前來,除卻參與蘇伊士運河開通儀式,更重要的是就蘇伊士地區租界問題,與奧斯曼帝國達成一致。
帝國第一批登陸蘇伊士港的商人要追溯到五十年前的一批走私商人,而在裕王西征,與奧斯曼帝國關系密切之后,蘇伊士地區才開始逐步的向帝國開放。
十幾年的時間,蘇伊士地區已經有了相當規模的帝國人口,同時還有大量東南亞乃至日本的移民。這些移民在蘇伊士地區都接受帝國保護,因為文化和生活習俗的問題,他們更多的與帝國同心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