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國三十六年的一次測試中,二號艦遭遇了大風天氣,橫搖達到了十四度,因為干舷低,側面甲板開始接觸水面,艦長立刻命令收起風帆,但依舊沒有擺脫厄運,當晚,風力再次增強,二號艦橫搖達到了十八度,雖然二號艦全體官兵和隨船工程人員進行了全面的搶救,但于事無補,于當晚二號艦傾覆,全艦五百三十二人,只有二十四人生存下來。
隨船一起丟掉的生命的,還有海軍中堅定推行低干舷的那位設計師。一直到這件事發生,人們才明白,全帆裝與低干舷是完全矛盾的,而在艦船還丟不掉船帆的情況下,必須維持高干舷。
在大西洋艦隊趕到的時候,立刻用禮炮向大家打招呼,但是很快,局勢就緊張起來,而這完全就是誤會。
艦隊指揮官蘇靖派遣了兩艘交通艇到海灘,準備接洽,但是等交通艇趕到之后,蘇靖從望遠鏡里看去,看到一大群人把交通艇圍了,似乎還發生了扭打,于是立刻提升了戰備等級,并且讓三艘戰艦靠近海灘,連炮口都指向了海灘。
蘇靖看到擁擠的樣子,自己腦補了荷蘭或法國已經登陸丹吉爾,把帝國僑民驅逐到了海灘上的情景,立刻就要武力震懾,準備武裝撤僑,結果還在忙活的時候,交通艇回來了,滿載了各類食物。
原來,根本不是什么擁擠廝打,是海灘的中葡百姓熱情的招待了海軍,要把帶來的零食分給海軍,畢竟這群看熱鬧的,最低也是中產階級,要么就是休達的大商人或者摩洛哥的大地主,每個都是有錢的主,眼見自己看熱鬧有海軍給保駕護航,可不是要投桃報李,勞軍一番么。
于是雙方進行了聯誼,海軍官兵吃起了商人給的干果零食,有時候甚至還能從食品袋里找到姑娘們寫的紙條,至于葡萄牙娘們塞進去的胸衣內褲什么的,還是原汁原味的。而海灘上的各國百姓則吃著海軍的水果罐頭和泡椒鳳爪,各安其樂。
也有雞賊的海軍士兵借著送東西的機會,找到了海灘上開設的露天賭場,進行押注賭博,很快就演變成艦船上某個部門乃至整條艦的行為,海軍官兵認為,預判荷蘭與法國海軍勝敗是自己的專業,怎么也比這些普通百姓強的多,于是海軍船員們商議之后,紛紛押注,因為數額不是很大,還在小賭怡情的范疇之內,所以無論艦上的指揮官蘇靖中將還是岸上的裕王,都沒有阻止。
事實證明,海軍確實是專業的,他們大部分人押對了,其余押錯的,很多也是搏一搏那高賠率的主。
在帝國一方軍民大聯歡的時候,荷蘭艦隊與法國艦隊都動了。
這一天天氣晴好,視野開闊,海面上風平浪靜,正是看熱鬧的好時候,最先看到的就是荷蘭艦隊組成了戰列線。隨后,休達港的荷蘭商船出港,而法國大西洋艦隊也出了維哥灣,向西航行攔截,大戰一觸即發。
相對來說,法國艦隊的規模更大,而且還是聯合艦隊,四十多艘戰艦中,包含了十艘西班牙的風帆戰列艦,法國艦隊一共有二十四艘鐵甲艦,其中八艘只是加裝了蒸汽動力的三層或兩層甲板戰列艦,配備的是帝國海軍已經大規模退役的短重炮,速度只能到七八節,火力也無法擊穿鐵甲艦。
其余的十六艘則風帆戰列艦改裝艦,只保留一層火炮甲板,加裝了蒸汽動力和裝甲板,采用的六十八磅加農炮或者九十磅酒瓶炮,這都是帝國授權生產,并且出售技術后的產物。
而相對來說,荷蘭艦隊雖然規模小了很多,但戰斗力要強的多。
十四艘鐵甲艦中有七艘七省級護衛艦,這七艘艦的前三艘是用風帆戰列艦的改裝,甚至購買英國剩余物資建造的,技術水準與法國大西洋艦隊差不多,但因為使用了大馬力蒸汽機速度更快,而后四艘,則完全是新造,才有了鐵質結構,防御力更強,也更為輕盈,七艘戰艦的整體技術水平達到了鐵壁級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