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頓河西案則不同,這是哥薩克人的土地,在現在這個時候,民族主義開始盛行,可以被理解為烏克蘭人的土地。
民族仇恨的最大來源,往往伴隨著屠殺、壓迫和領土爭端,正如帝國占領了伏爾加河下游、烏拉爾以東的土地,就與俄國不可能友好了一樣,如果占據頓河西岸,必然就是與烏克蘭民族的對立。
既在頓河西岸擁有土地,又與烏克蘭民族友好,這是對立的。二選一的話,李君威愿意選擇后者,畢竟帝國在歐洲不能只有敵人和對手。
“爹,我可不相信烏克蘭人,他們可沒有表現出什么值得我們信賴的品質。”李昭承在聽完了父親的解釋,依舊有些倔強的說道。
“品質,那是什么東西你在其他民族身上看到了值得我們信賴的品質嗎”李君威反問。
李昭承說“普魯士人就不錯。”
“一個民族的品質是被各種環境所塑造的,我從來不認為有什么民族天生善戰,有的民族天生文弱,我更不認為有的民族天生優雅高貴,有的民族低賤無恥。你作為一個中國人,只需要愛我們的中華民族就可以了,其他民族的好壞與否,品質如何,與你沒有任何關系。”李君威說道。
李素見李昭承依舊想說什么反駁,他輕拍了一下肩膀,說道“昭承啊,你還年輕,尚不知人心險惡。正如太上皇陛下教育我們的那樣,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我們人人都受到別人影響,但要堅守本心啊,這次跟我北上,多看看,多了解。”
“哦,榮王兄的意思是,只要我深入烏克蘭腹地,多看看,就能看到烏克蘭民族的優秀品質”李昭承問。
李素哈哈大笑“我可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你跟著我出去多看看,你就發現,什么普魯士,什么烏克蘭,其他民族都一個吊樣。根本沒有什么優秀的、善良的正面品質,這種評價,用在自己身上就好了。”
李素覺得,李昭承受別人影響比較大,他對普魯士人的評價正面,主要是因為有小威廉這么一個朋友,也見識過普魯士軍隊的強大。而對烏克蘭人評價負面,則是因為西津本地對烏克蘭人評價都比較負面。
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實上,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外鄉人身上都有邪惡、狡詐之類的標簽。
而李素其實也比較傾向于李君威的計劃,即扶持一個友好的烏克蘭國,把西津地區這些外鄉人全都趕過去。
“那好吧,我去準備一下。”李昭承說罷,就退下了。
李君威無奈說道“這個孩子,頭腦太簡單了,很容易被人利用。”
“昭承是一個純粹的人,嫉惡如仇,敢愛敢恨,我覺得很好,他很正直,不是嗎這樣的人,最適合當兄弟了。”李素說道。
“可不適合當皇帝。”李君威說。
李素呵呵一笑,沒有接這話茬,這不是他考慮的問題,但總覺得裕王對李昭承過于苛刻了。
回到了自己的行營,李素找來李永忠說“永忠,你覺得昭承如何”
李永忠說“二公子人很好,大家都喜歡他。”
“我也這樣覺得,二公子人沒有架子,很親和,但他是二公子,是裕王的嫡子,所以你要好好保護他,懂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