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忠明白,李昭譽就是有恃無恐罷了。
哈密是入河西走廊之前的最后一個大城市,而徐大川的車隊也不會再前進,所以李昭譽在哈密進行了長時間的準備,與一支商隊約定半個月后出發前往玉門,只不過,在帝國四十三年五月七日這一天,一份電報的到來打斷了李昭譽的計劃。
電報內容很簡單大同社內戰,藏地生變。
在接到電報后,李昭譽立刻啟程,中止了諶乾生一起行動的計劃,直接前往關西綏靖將軍府,表明身份后,只用了半日時間,組建了一支騎隊,日夜兼程,前往蘭州,在蘭州也未停歇,然后進入藏地,但一切還是遲了。
只不過,也僅僅是誤事,卻沒有壞事。因為李昭譽想做的,李君威想要兒子做的,厄齊爾自己就做了。
帝國四十三年五月五日這一天的夜晚,在后世歷史上被稱之為刺刀之夜。這一晚,大同社領袖、烏斯藏綏靖將軍、帝國和碩特親王、藏地第巴厄齊爾發動一場大清洗。
僅僅一個晚上,在藏地所有五千人以上的城鎮都發動了清洗,至少有四百人在當晚被擊斃,另外有兩千七百多人被批準逮捕,而主持這次大清洗運動的是趙昆侖,他既是大同社的一員,同時也是帝國中廷派遣。
這次全面的,針對大同社、烏斯藏軍隊、第巴政府的大清洗需要軍隊的協助,而這支軍隊就是帝國西疆區和內疆區聯合派遣,以救災為名義,于去年末和今年初陸續進入藏地的。
而這次大清洗,名義卻是為了肅貪。只不過手段有些過于血腥了,抵抗的,一概格殺,被批準逮捕的,在三天內進行了公審,隨即就被處死,大同社五分之四的成員倒在了刺刀之夜,隨即,整個藏地進入軍事管制狀態,擁有二十年歷史的大同政權,在這一刻宣布覆滅。
在后來的歷史中,有關大同政權的評價是不同的,有人將之視為農民起義式的公有制政權,也有人認為是厄齊爾以一己之力建立的烏托邦式的組織,而更積極者認為,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至少是一次嘗試。
只不過,在一手促成了大同政權建立的李君威看來,這個政權是雜糅的,既有厄齊爾的理想主義者的浪漫情懷,也有無產階級政權的政治意味。但不管怎么說,誰也沒有料到,創造了大同政權的厄齊爾,會親手毀掉它。
大同政權的早期是無比輝煌的,厄齊爾在帝國的支持下入主藏地,以第巴身份對藏地進行了極為激進的改革,把包括土地在內的所有生產資料收歸國有,消滅大地主、貴族和僧侶的剝削,掀翻了這三座大山。
但經歷了輝煌的大同社政權很快就走向了衰弱,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經濟上,大同政權以集體農莊、集體牧場為主要經濟模式,從一開始就踏入了非常高的公有制。因為大同社認為,只要有私有制,就會存在剝削,因此拒絕一切的私有制,直接導致了其經濟的崩潰,吃大鍋飯的人可沒有生產積極性,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藏地地區的農產品和畜牧產品的單位產量不斷下降。
因為藏地的經濟比較單一,也沒有資源進行工業化,所需的許多物資都比從內地購買,而硬通貨就是農產品和畜牧產品,隨著產量和質量下降,置換的工業品在減少,人民生活水平直線下降,從帝國三十五年起,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要實行配給制。
而大同社這個組織本身就是一個不健全的組織,雖然其組織成員是從少年團中挑選,但在后期,充斥著任人唯親,老社員的子弟充斥進去,成為了新的剝削者特權階層。
而這個組織,只有口號,沒有主義和綱領,這也是最被后世詬病的,更是其腐化墮落的最主要原因,人的熱血總會因為欺騙而冰冷,人的意志也會因為沒有信仰而崩潰。
帝國四十一、四十二連續兩年的大雪災摧毀了經濟脆弱的藏地,大同政權被迫向帝國申請援助,帝國中央政府同意,安排西疆、內疆兩個邊疆區,甘肅、陜西、四川三個省份幫助,用于救災,即便如此,以畜牧業為主的藏地,還是有至少兩萬人餓死。
與此同時,特權階層的家里暖氣燙熱、羊肉堆積如山。這徹底讓厄齊爾失望,他創立大同社,是要天下大同,讓治下百姓享受平等和富足的,但搬走了三座大山,又來一座大山,還是要受苦受難。
自帝國三十五年起,厄齊爾發動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但都以失敗而告終,最終他對大同社和大同政權失望了。屠龍少年最后成了惡龍,這是他絕對不允許的,于是他選擇讓這條惡龍自殺,于是有了刺刀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