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太上皇要把在幼子身上產生的遺憾從小孫子身上彌補,李昭譽心里越發的忐忑,雖說太上皇已經多年不參與國家大事了,但對帝國的影響力仍在,尤其對皇帝本人有著超出尋常的影響力。
因為他很少干預,導致每次真的干預的時候,皇帝都不會反對。
“哈哈,你也不用多想,終究皇上才是皇上,你爺爺已經禪位了,他希望的未必能成真。現在情況也不錯,雖然你爺爺今年一直逼著把昭銘過繼給皇上,但終究昭銘還是去了印度,這一去多則十年,少也數年,你爺爺九十二了,未必能到昭銘長大的那一天。
你還是做好自己的事吧,而不是患得患失的。”李君威拍了拍兒子的肩膀。
李昭譽稍微寬心了一些,說道“是,兒子知道了。”
說著,李昭譽要退下,李君威叫住他“且慢,且慢,還有話問你。”
“你母親要跟著昭銘去一段時日,這一去必定是一年半載的。昭銘還小,你母親心疼,可你也是她親兒子,她也掛念著。尤其是你和昭承的婚事,尤其如此。你和那洛姑娘,怎么著了。”李君威原本不想問太多,可架不住王妃總是讓他問。
那日游園會,李昭承收獲頗豐,在游園會上找到了一個姑娘,情投意合。那姑娘屬于功勛之后,其父是一位海軍陸戰隊的少校軍官,在蘇伊士城服役期間,參與處理街頭暴亂,不慎受襲被殺。
而這位功臣是為了保護帝國僑民中的兒童被殺的,頗有英雄主義情懷。在陣亡后,被追授男爵爵位,由其子繼承。只不過,他的兒子也不過九歲,而那姑娘卻是長女。
可那少校也是養濟院出身,無親無故,一雙兒女理應交由妻族照應,當地官署卻發現,孩子的舅舅苛待兩個孩子,而且揮霍撫恤金,結果就是舅舅被抓,孩子送申京照顧,姑娘進了女子學校,小孩則入了少年軍校。
無論是身份背景還是人品長相,皇室都是同意的,如今已經在籌備大婚了。
之所以這么快,一來是李昭承要出征美洲,二來那姑娘竟然懷孕了。這種事,李昭承也只敢和李君威說,李君威不敢讓王妃和皇帝一家知道,也就只能盡快大婚。
如此,李昭承的婚事基本上解決了,日后再有所納,或者其他的,倒也不讓人擔心。
偏偏是李昭譽,出了不小的狀況。那日游園會,他只是走了個過場,準備糊弄過去的,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李昭銘在太上皇的授意下當了紅娘,覺得哪個姑娘漂亮,就塞給人家一張紙條,還說是李昭譽讓給的,上面就是寫著李昭譽在帝國大學附近那間公寓的地址。
結果游園會后,李昭譽頻頻收到一些姑娘的來信,讓他不勝其煩,李昭譽知道自己必須到了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而其偶然在帝國大學之中認識了一位新入學的學妹,其長的漂亮,談吐得體,衣著樸素,也不知道李昭譽的身份。
二人結識是因為李昭譽的獨棟公寓對面是聯排宿舍,住的都是女學生,這位名叫洛青鸞的姑娘在家里做飯,明顯生疏,把煤氣罐給點著了,李昭譽和李永忠沖進去救火,李昭譽更是從窗戶里直接把點燃的煤氣罐扔進了下面的池塘,還把嚇傻的姑娘送去了醫院。
于是兩個人就認識了,很快確定了戀愛關系,一直到李昭承決定結婚的時候,李昭譽也動了這個心思。
如此,李昭譽的感情進入了一個特殊的階段,那就是背景審查。
皇室的婚姻有規矩,不與世家大族、豪富大賈聯姻,當然,這種規矩也有松動,但李昭譽這類有志于皇位的人來說,是必須遵守的。
這種背景審查沒有什么章程,只是必須要做。可以早做,也可以晚做,但不能不做。比如李昭承,和未婚妻確立戀愛關系之前,就對其做了背景審查,確定沒有問題后才確立的戀愛關系,這就屬于早做。
而洛青鸞與李昭譽的關系單單就壞在了這背景審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