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毅抵達塞維利亞后并未再離去,相反他留在了塞維利亞協助李昭譽,只不過這種協助并非是監督他,而是完全的配合他。比如當帝國與西班牙的軍事合作曝光之后,與之利益相關的葡萄牙、熱那亞、奧斯曼帝國等友好國家就表達了關切,而段毅則出面解決了類似棘手的問題。
在李昭譽說服法國代表之后,主要國家中已經無人反對科西嘉島作為國聯總部所在地,而熱那亞在法國的‘親切的說服’下,也給出了一個合理的價格,那就是五大國每國出十萬帝國銀元。
在決定之后,五大國派遣一個委員會,前往科西嘉島進行接洽。
這個委員會首先要確定國聯總部具體設立在哪一個港口,其次就是與當地百姓進行聯絡,重新架構當地的政治。熱那亞殖民政府的人自然全都滾蛋,而權力真空必須立刻彌補,五大國早就決定,當地實現完全的自治,但是列為非軍事區。
而在當地實行什么政治制度問題上,除了法國,五大國出奇的表示了一致,那就是建立議會制共和制。法國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原因很簡單,在過去幾年里,出于對付熱那亞人的目的,法國已經介入了當地政治,與科西嘉一些土著貴族建立了聯系,若建立君主立憲,至少第一代掌權者將會非常傾向于法國。
但其余各國都反對,哪怕是奧斯曼帝國和西班牙王國這類實行君主專制的國家,也傾向于讓科西嘉人建立議會制政體,因為大家全都明白,國聯總部設立在這里,任何一個單獨的國家都無法控制這里,議會制政體可以更好的從中選擇代理人,雖然不能成就一番事業,但可以破壞其他國家在當地的影響力。
雖然經歷了坎坷,但在五大國和總部選址這兩個問題上,與會各國還是達成了協議,至于國聯各類文書章程,自然有的人是人解決。在政治架構上雖然沒有出什么大的矛盾,但在小問題上,卻是矛盾重重,難以推行。
第一個無法達成協議的就是會費問題。國聯的建立、運行都需要會費支持,這個會費該如何分攤呢?
經濟總量、人口多寡等分攤標準相繼被提出,但是很快就被各國拒絕了,原因很簡單,以目前的技術條件,很多國家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人口,至于經濟總量的概念,更是聞所未聞。
甚至說,有些國家連國民這一概念都不存在,大部分國家的政府往往只知道本國有多少納稅的人,至于不納稅的,只能根據一個比率來進行估算。
這一點,和東方同盟建立的時候,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東方同盟的總部直接設立在了帝國申京,一切花銷全都由帝國負責,東方同盟這一組織的工作人員,也由各國派人來擔任,誰派誰就負擔開支,而各類雜七雜八的開銷,也都由帝國方面負責。
但那是因為東方同盟是帝國來主導的同盟,與國聯可完全不同。帝國可沒有冤大頭到承擔起國聯的開支,事實上,帝國在外交上一向都很小氣。
在國聯建立所需要的花費上,李昭譽提出了一個最終為各國接受的原則。
那就是國聯總部的主體建筑,由五大國承建,其建筑樣式則為‘五角大樓’,各國各自建相同的一部分,但在內部構建和設計上,提出共同的要求,也就是五大國輪流擔任輪值主席國,誰擔任,一應會議就在該國所在的部分來舉行,因此各國的建筑應該能滿足國際會議的召開。
至于附屬的其他功能建筑,則采取兩種辦法,一是捐贈,二是外包。李昭譽當時就宣布在國聯總部附近以帝國皇室的名義捐贈一座醫院,在這個帶頭作用下,法國宣布承擔供暖設施、西班牙則負責公園,奧斯曼帝國承建所有建筑之間的道路,而英國代表一開始宣布建設一座公用食堂,但聽聞這座食堂只供應英國菜肴之后,各國代表紛紛搖頭,英國有美食嗎?
最終,英國人負責馬廄和停車設施,至于其他的建筑、基礎設施,也有各國負責起來。但是港口等配套的設施,則是直接對外承包,雖然這兩個辦法沒有做到盡善盡美,但草臺班子是搭了起來。
至于國聯的日常維持,那就更簡單的,直接分片包干,分攤給各國。
只不過,國聯的建立終究還只是一個小問題,花費也不是很多。會費的均攤還是在國聯的運營費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