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是,很多人都會這樣想,無論排位賽還是正賽,都將由正式車手去跑,讓他們自己去熟悉賽道,以及按照自己需求調校賽車,這樣的效果不是更好嗎?
就好比普通人買輛車,當然要自己天天去上手開,才能做到車人合一境界,讓別人開是什么鬼?
這就是頂級賽車跟普通人開車不同之處,方程式賽車試車手,在車隊里面的職責,可不僅僅是幫忙開個車這么簡單。他們要收集跟反饋很多數據給車隊。
比如說底盤、變速箱、引擎、懸架、氣動等等,有哪些優缺點。換做是普通人來做,開個幾圈估計就能說個挺好、比較快、太慢這類的簡單說詞。
但是對于一名試車手來說,他需要提供非常詳細的體驗反饋,可能一個簡單的問題,就要跟車隊研發討論一天。
而且要知道,一款新型賽車的研發,可不是畫個圖紙,然后隨隨便便就能造出來。哪怕就是輕松造出來了,還要設計多款的套件,來測試出哪個最快最適合。
這個過程可能要持續一年,正式車手需要專注于訓練跟比賽,不可能就整年就干這些事情去了。而且開賽車可能是比工地搬磚還要幸苦的體力活,一場重要賽事下來,脫水幾磅是常事,也需要保持正式車手的體力。
后世國際汽聯為了平衡強隊跟弱隊之間的差距,規定休賽期間車手不能駕駛自己的賽車,這就更需要試車手來擔當收集數據的重任。
當然,試車手主要是掌控一個大方向,根據個人需求所不同的微調,依然是按照正式車手的習慣來。
張一飛作為一名純粹的新人,甚至就連F3000級別賽事都沒有接觸過的“嫩雀”。
他前期進入到F1車隊里面的主要方向,基本上就是擔當試車手的一些功能,來熟悉跟適應一級方程式。
“試車手就試車手吧,畢竟學習使人進步,而我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
聽到張一飛這句話,整個機艙里面如同死一般的寂靜,就連一向“死忠粉”阿虎,這個時候都沒有配合尬吹。
靠,頭號馬仔看樣子有二五仔的傾向了!
伴隨著張一飛的嘀咕,飛機降落在了巴黎戴高爾國際機場。
不過張一飛此行的目的,卻并不是在巴黎,而是旁邊的一座衛星城。
這座衛星城對于國人還是也是挺熟悉的,名字叫做凡爾賽,歷史課本上著名的《凡爾賽條約》,就是在這里的凡爾賽宮簽訂的。
普羅斯特車隊的總部,就是坐在在凡爾賽鎮,也是歐洲唯一以法國為基地的F1車隊,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普羅斯特當初的**蘭西車隊夢想。
下了飛機后,一行人沒有停留,直接包了一輛商務車前往凡爾賽。
晚上接近十點的時候,張一飛終于來到了普羅斯特大獎賽公司,這里也是車隊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