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燕坐在陽臺上讀書。
現在一天比一天更暖和,屋里的潮氣也越來越重,張媽天天都在抱怨東西又發霉了。
整個家里也就陽臺上能吹到風的地方最舒爽。
她手里拿著書,看書的時間沒有她往街上看的時間多。
張媽給她拿了瓶桔水汽水過來,笑話她說“你這一頁書看了有一個小時了吧”
楊玉燕吸著汽水嘆氣“張媽,你愿意搬到租界里去住嗎那邊都是外國人,我們怎么買菜呢”
張媽又不會外語,去了那邊該更不習慣了吧
她也不知道到底是她自己的心焦還是她在為張媽心焦,總之,今天提到要搬去租界后,好像他們就真的要馬上搬到租界去了,她就開始擔心搬到租界去的日子該怎么過了。
從她到這里來以后,可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幢樓啊。這幢樓就像是安全的殼,她對這里的每一級臺階都熟悉無比,木頭味與淡淡的霉味,伴著鄰居們大聲的耳語,各家的八卦故事,她太熟悉了,熟到把這里當成了家。
租界就是另一個地方了。
張媽看她這皺眉低頭拿腳尖蹉地的小模樣就知道了,這孩子啊,害怕了
自從姓楊的鬧出丑事,讓楊玉燕在學校里被同學嘲笑,她就再也不敢走出家門了。都是朝夕相處的同學,突然之間都在嘲笑她,這孩子的心就被傷透了,膽子就跟著變小了,到現在也不太敢見生人,只有跟著家人出去,有人在旁邊壯膽,她才能稍微大方點,不然就自己縮著,跟個小烏龜似的。
張媽在心里嘆了一聲,從脖子上摘下一個還帶著體溫的項鏈掛她脖子上“不用怕,上帝會保佑你的。”
楊玉燕托起胸口的木制十字架,有點反應不過來。
張媽溫柔的說“沒事,我聽洋廟里的神父說過,洋人十有都信這個教,他們那里皇帝登基都要跟這個教上供呢,咱們住過去也不怕,在家門口掛一個十字架,跟他們說話先說一聲上帝萬歲,就跟他們成兄弟姐妹了。”
楊玉燕問“在教堂里要喊上帝萬歲嗎”她沒去過教堂,還真不知道他們竟然會喊萬歲。
張媽說“你這孩子,
凈問些沒意思的。”
張媽還回屋拿了本圣經給她,這也是她去教堂時神父送的,紙還挺好的。張媽把這圣經放她懷里“到時咱們家一人拿一本這個,就是犯了罪躲到他們的洋廟里,官兵都不能來抓人的咱們搬到租界,你媽總算不用再給那些人錢了”
張媽覺得搬到租界的好處最大的就是救火局、治官局、衛生局不能來收錢了她都有點后悔祝家沒能早點搬過去了。
張媽又抱著手說“唉,不過我看啊,洋人的衙門估計也要收錢的。”不過她指著楊玉燕懷里的圣經說,“這個洋教,我看還是可以信一信的。”
張媽用上帝安慰了楊玉燕,讓她不用擔心搬到租界里的生活就繼續去忙了。
祝顏舒出門了,不知是不是去打牌了。
楊玉燕在陽臺坐一會兒,心事太多,抱著圣經去找楊玉蟬了。
訂婚的事結束以后,家里清閑多了,楊玉蟬也不必再算賬了。所以她現在想把訂婚時所有的花費做一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