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面的倒滑上橋已經展示完成,接下來就是正面的挑戰。
余樂看上的是這個區域最特殊的道具。
“屋頂”。
如果一定要形容,這個“屋頂”就像華國古代的房子,三角形的屋頂,最頂端是屋脊,長度為六米。
屋脊一側則是傾斜的角度,還雕刻有瓦片的文理。
當然這個設計并不是為了致敬華國建筑,實際上在奧國的村子里,到處都可以看見這種瓦片似的老房子。
這個設計有很強的地域特色。
不過如果只是這么一個設計,它最多就是造型奇特一點,只要選手選擇從屋脊上滑過,就是最普通的平橋。
大賽組費盡心思設計的特色道具,怎么可能就是一座平橋那么簡單。
首先這個“屋頂”位于深坑里,整個深度大概是一米,與平臺落差是80厘米,也就說總體高度是180米。
“屋頂”一圈也邊緣大概是30厘米的距離。
選手必須克服一定的深坑恐懼,跳到瓦片上。
對
只能跳到瓦片上
為了杜絕選手把屋脊當成平橋挑戰,大賽組在屋脊的起跳位置上設計了一個20厘米高的橢圓形裝飾品。
你要有本事從深坑30厘米外,跳出120米,越過橢圓形裝飾物,跳上屋脊,我們無話可說,還算你牛,給你高分。
但要是不行,就乖乖走瓦片吧
逼著選手必須選擇的瓦片,顯然有獨特的設計,它是一個曲面的設計,兩側朝外躬出,中間凹陷。
這像什么
妥妥的弧形橋啊
這個設計簡直就撞到余樂的“槍口”上了
不滑這個道具,到對不起他的天賦
而且這個“弧形橋”的橋面還特別寬,余樂從容的從側面正方向上橋,輕松將身體傾斜,等待慣性把自己拋離橋面的瞬間來臨。
下橋的時候,他還從容地做了一個270°的轉體。
落地。
很穩。
零失誤
瓦特
因為橋面傾斜,和屋脊的限制,選手無法如同挑戰其他橋那樣橫在屋檐上,所以平衡不好掌握
余樂抱歉,沒覺得。
瓦特
橋上的瓦形狀設計讓腳感很不爽擔心丟掉速度
余樂還好吧,挺光滑的,而且“噠噠噠”的摩擦感,特別爽好不好沒看我下橋的時候都忍不住旋轉一圈嗎爽的都要飛起來了啊
余樂的選擇和表現,讓屏幕后面的裁判組眼神都柔和了起來,整體印象分也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原本多少分來著
30
還是40
華國的坡面障礙技巧男選手,一直是這個項目的“災難戶”,過去幾年的比賽,要不技巧難度不夠,要不就是摔倒和在摔倒的路上。
但是今年,剛剛比賽的那名華國選手,就表現的還不錯,難度是低了一點,但全程沒有明顯的失誤,完全達到了這個比賽及格要求。
所以他們給了那名滑雪選手64的有效分。
根據歷年的比賽來看,這個分數還是有一定的幾率拿到積分。
看見那名選手慶祝自己拿到一個還算滿意的分數而跳起來,他們也由衷地高興啊。
本以為華國的選手只需要期待白一鳴上場就好,卻沒有想到今年華國真的訓練出不少優秀的運動員。
這第二登場的選手,驚喜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