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道具難,他挑戰哪一個
還都可以上技巧,這就厲害了。
再加上最后挑戰“屋頂”的時候,下橋時候的270°,就這一個道具,已經達到了今天已經比完賽的選手里,比較高的完成度了。
余樂說過如果別人只敢完成1080的難度技巧,如果我完成了1440,那么即便裁判對我毫無印象,但在我做完的那一刻,他們就會記住我。
華國。
余樂。
他做到了
在接連兩個街區完成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挑戰后,最少有兩名裁判,低頭看了一眼余樂的資料。
整體印象分,唰唰往上漲
嗯,這個華國選手,可以畫重點
但余樂究竟能不能拿下高分,或者再度刷新裁判的印象,他接下來的表現至關重要。
在挑戰完第二個街區后,余樂迎來了第一個夾在街區里的跳臺。
這是一個兩周轉的四米臺,臺下有明顯的坡度落差,位于賽道正中間的位置,格外醒目。
然而挑戰跳臺,并不是選手唯一的選擇,在跳臺的兩邊,還有一個很長的,適合做災難上橋的平橋,一個設計成雪丘一樣的“墻”,選手可以在這里玩飛躍墻的技巧,或者來個單手撐。總之無論你擅長那種類型的道具,在這里都可以找到更適合你的挑戰。
這三個道具,到目前為止的使用率差不多。
不過亞洲運動員更喜歡跳臺是事實,他們在處理翻騰類技巧的能力更強,這是國際公認的事實。
余樂也毫無疑問地選擇了跳臺。
他的理由很簡單我已經玩了兩個道具,充分展示了我的旋轉和平衡能力,要想讓裁判看見更加全面的我,當然要在跳臺上來那么一下。
余樂從“屋頂”弧形射出,270°倒滑落地,身體就自然而然地朝著跳臺滑去。
到目前為止,余樂表現的都很順利,幾乎沒有丟掉什么速度,去挑戰跳臺也是理所當然。
頭往后轉,從左側往后看。
這也是一個小小的加分項。
畢竟這世上“左撇子”畢竟是少數,來滑坡面障礙技巧的“左撇子”就更少,所以余樂習慣性往左邊看,還會為他加一點分。
誰會知道呢他的右轉頭和右轉體都不是很好,真是一個美味的誤會。
裁判哦哦哦左看,必然是左側轉體,先加05分
余樂帶著雪浪,呼嘯著馳向高臺,在那不斷攀高的過程里,他的身體在迅速地繃緊,從腰腹部開始用力,肌肉就像是拉緊的橡皮筋,在拉伸到一個極致的時候
腳下一輕,他被慣性推動著脫離了跳臺,朝著高處飛去。
同時余樂向左轉體,身體向后翻騰
一周。
半周。
810°落地
偏軸
當然,如果按照國際上的算法,余樂這個動作屬于翻騰360°,加上左側轉體450°,名為“偏軸450°跳臺技巧難度”。
偏軸翻騰。
如果不翻騰,怎么偏軸呢
450°轉體一周半。
一旦這樣設定就更加直觀。
“偏軸”肯定比“正軸”直觀,同時只需要計算“轉體”的周數就好。
而且這只是個四米臺,也最多能完成兩周的轉體,余樂選擇“偏軸”810°的轉體,如果按照國內的標準,他還“偷”了半周。
這個水平,即便不如90分以上的大神,但作為中層也算是“頂格”了。
不過余樂在抓板上的劣勢還是比較明顯,在他可以這么從容完成這個空中技巧的情況下,他只敢做一個單手的安全抓板。
也就是右手抓右側板外側,軸心由始至終就捏的緊緊的,不敢多“浪”一分。
余樂很清楚自己的問題是什么啊
他的轉體就是還不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