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嵐則收拾著皇帝的行裝,將其中有破損的衣物挑出縫補。她發現皇帝的軍服雖然經過仔細的漿洗,但仍有淡淡的血痕存在。在宮中皇帝的袍服、冠帽,乃是日常穿著向來是由她打理,當然清楚陛下出發時所穿軍服皆是干干凈凈,現下有血跡出現,顯然陛下曾在途中遇險,與敵拼殺時所留,這讓她不禁多了幾分擔心,不能自抑暗自垂淚。
稍時有內侍將趙昺索要的相關文卷送來,李三娘和蘇嵐則為皇帝在書案上加了燈燭,備了涼茶和點心,叮囑值守的內侍小心侍奉,這才告退出去。他看著案上尺八厚的文卷輕輕嘆口氣,若說自己不累那是瞎說,別看一天行軍只有四、五十里,但也會感到疲乏。
在現代五十里的路程,開車都用不了一個小時,火車都不會停,飛機不過眨眼的功夫。可這個時代不行,沒有現代的交通工具不提,便是大路也非瀝青和水泥鋪裝路面。即便是通衢的大路也多是沙土鋪就,并不平坦,何況是在戰時失修的情況下。
騎馬在現代人看來是種樂趣,可讓你連續騎上幾天就是遭罪了,不僅屁股和大腿磨的生疼,渾身上下也會顛的散了架子一般,腰酸背痛都是輕的。至于乘車同樣不舒服,慢不說,沒有減震設備,沒有橡膠輪胎,再行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簡直就像放在籃子里的雞蛋搖啊搖
而趙昺回來之后不顧疲憊便索要夏收的相關文卷,其實還是為了老問題后勤。他離開行營前后不過二十天,但現在已經五月上旬,正是盛夏時節,也一年中北方最熱的時候。卻也正是由南及北展開夏收的時候,而糧食的產量不僅事關前方幾十萬大軍肚子問題,也決定著下一步的戰事成敗。
在戰前趙昺預計用兩年的時間完成北伐,與眾臣經過測算江南的糧食儲備也能夠支撐到戰事結束。而現在北伐一路勢如破竹,僅用了七個月便打到了大都城下,可謂是超預期完成了戰略計劃,按說完全不必擔心糧草問題,他如此的謹慎豈不是杞人憂天了。
趙昺只能說你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事實上,糧草在整個北伐過程中一直是趨緊的狀態,而究其原因也正是因為進軍速度過快導致的。在戰前他們的估算是兩年,也是將兩年的收成計算在內的,去年秋收后到現在僅僅半年余的時間就打到大都城下,江南的糧食還未收獲一季,消耗的全都是儲備糧草。
其次,由于攻占了大量的地盤,而宋軍只在戰爭初期繳獲了些糧草,此后有了準備的蒙元不是將糧草搶先運走,就是干脆一把火燒了個干凈。如此一來,蒙元的權貴和敗軍拍拍屁股跑了,卻丟下以數十萬計的百姓,他們不僅要賑濟饑民,還要為他們準備到次年夏收長達數月所食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