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陳吊眼稱王自立的事情也為行朝所知再掀波瀾,朝中眾臣紛紛上書,或要求對叛逆予以剿滅,或請求對此部義勇予以招安。趙昺發現朝中眾臣對待此事的態度有些微妙。
主張對陳吊眼這幫逆賊予以剿滅的卻是一班文臣,他們以為陳吊眼身為大宋子民不思報國,卻趁國事衰微之機,聚眾建國自立,不奉天朝正朔為主,實乃大宋的叛逆。若不及時將他們清除,各地亂民將紛紛效仿,則會妨礙復國大業。
而一向主戰的武臣們則對出兵征剿陳吊眼持反對態度,以為他們雖然自立,卻并未奉蒙元為主,而是打著反元的旗號,這正與朝廷相合。朝廷可予以敕封招安,將這支反元力量收為己用,作為來日復國之戰的助力,卻不是跨海征剿,徒耗軍力和錢糧,那樣只會助紂為虐。
對于如雪片般的奏疏趙昺卻全部壓下,未置可否。他清楚文臣們要求清剿陳吊眼,一者是在這局勢微妙的時刻表明己方堅決維護朝廷正朔的決心;二者他們從心里還是對陳吊眼這些亂民有提防之心,怕其投靠蒙元,轉而對行朝不利。而武人們則沒有那么多的花花腸子,一切從實際出發,一者陳吊眼曾助宋軍攻打泉州,尚有袍澤情分;二者軍中兵丁半數以上為義勇出身,自己去打他們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現在是軍改深化之際,趙昺當然不肯出兵,且自己也早有安排,因此只向幾位宰執通報了自己掌握的情況,讓他們壓下此事,當然他在其中的布置秘而不宣,以防泄密導致事敗害了許夫人,更破壞了自己的大計。事實上事務局在陳吊眼起事之前已經聯絡上了許夫人,不出趙昺所料其還是心向朝廷的,且又得到幼弟的消息自然驚喜不已,對于小皇帝的報恩之舉更是感恩涕零,立誓效忠陛下。
八月十五日夜晚,陳吊眼率聯軍乘機再次突襲漳州城。這次率軍進城,守城的元軍十有八九被殺,陳吊眼軍威大振,兵員猛增聚眾十萬。而許夫人在攻打漳州的戰斗中,獲得大批武器甲仗的武裝,又有精兵相助,其統領的義軍自然如虎添翼率先攻入城中,分得了最大的一塊蛋糕不說,兵力也暴增到三萬之眾。
其后忽必烈獲知漳州再次失陷損兵慘重的消息后勃然大怒,命高興在建寧府設立行都元帥進行鎮壓,又命完者都為鎮國上將軍福建等處征蠻都元帥,領兵五千與高興會合。重兵威逼之下,陳吊眼領軍退出漳州城返回云霄一帶山中結寨五十余憑險據守,以王命號令群雄。
這次元軍卻沒有出兵攻打兵力強盛的陳吊眼,完者都率軍進入福建后,先用大軍鎮壓政和的黃華義軍,并賄以重金,以征蠻副元帥重職招降。果如趙昺所料,黃華沒有經受的住考驗投降了蒙元,因為趙昺已有準備在獲知消息后,立刻通知潛伏在黃華軍中的探子率軍萬余出走投靠許夫人,并與黃華部脫離向廣東鳳凰山一帶轉進,避開敵鋒芒的同時,接受補給,進行整訓,建立根據地。
而元軍利用黃華熟悉福建山區作戰的特點,命黃華為前驅清剿漳州陳吊眼抗元起義軍,其熟悉義軍山寨作戰的特點,帶領元軍步步進逼。黃華的投降,許夫人的撤離,使義軍聯盟破裂,南北難以相互呼應,而黃華熟悉山地作戰特點,又知陳吊眼虛實,在其協助下陳吊眼被連破數寨。
陳吊眼分兵駐守拒敵,以其叔陳桂龍駐九層漈,自領一部駐漳浦峰山砦,陳三官駐水篆畬,羅半天駐梅龍長窖,陳大婦駐客寨畬。他們憑借險要的地形扼險固守,一時間使元軍無法突破,反而遭到重大傷亡,現在戰局暫時陷入僵局,兩軍各自結寨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