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算學,趙昺發現這個最為基礎的學科,卻并沒有引起社會上足夠的重視,且少有人進行系統和專業的研究。如宋代的幾個在數學方面做出貢獻者,如沈括、楊輝、秦九韶等人皆是官員,對數學的研究更多的是出于興趣,并非作為事業,因此成果有限。
而最讓趙昺感到可惜的楊輝此人,其為錢塘人,在蘇、臺等地做過官。其繼承中國古代數學傳統,他廣征博引數學典籍,編寫了許多數學方面的專著,詳解算法、日用算法、乘除通變算寶、續古摘奇算法等等,留下了傳于后世的楊輝算法。且其不僅著述甚豐,還稱得上是一位杰出的數學教育家,去特別注重數學的普及教育,其許多著作都是為此而編寫的教科書。
但就是這么一位寶貝,卻死于趙昺繼位的祥興元年,進而無緣相見。若是其能活到當下,趙昺還是十分愿意與其探討下數學問題,并請其出山擔當數學研究院的山長,負責教授和傳播數學知識。可當下只能收集其散失的著作,轉由他赤膊上陣,親自執教了。
今天趙昺出的十道題,按照當下的水平用算的上是中、高等難度,涉及了二元方程、多邊形求面積等基椽識。而以他剛剛巡炒過,場上的這些高手能解出半數就算不簡單了。而其心中卻早已經將這些人全部錄取了,只不過是考察下他們的水平。
來到大宋后,在趙昺這個工科男心中一直有一個愿望,就是想成立一所科學研究院。他的近期目標就是能夠普及下物理、數學和化學知識,借以提高當下的科技水平,有助于為當前的戰爭服務,制造出先進的機械和武器。
要知道他自當了皇帝以后,尤其是重回江南,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能專心的高研發了,每日的公私事務讓他們已經疲憊不堪。因此趙昺想做的是將自己設計的思路和目標交給研究人員,由他們完成繁縟的設計和試制,以便將自己腦子中的構思換成實物,投入用。
趙昺的遠景目標就是為中國古達培養出一批具有現代知識和思想的科研工作者,普及基揣科教育,從整體上提高百姓的知識水平。為趕超西方科技,搶先迎接工業革命的到來,從而為后世的中國得以屹立于列強之中,跳過那段屈辱不堪的歷史
殿試本來就是排名賽,主考們閱卷之后按照優劣預先排出名次,再由皇帝欽點狀元、探花和榜眼。殿試之后三日,禮部將排名及試卷送到御前審閱,以便決定后眷出榜。送上兩日之后,主考應節嚴、劉黻及禮部尚書徐宗仁三人應召進宮議事,在釁門的引領下來到后苑的至樂堂。
趙昺考慮致遠堂幾乎已經成了老婆們的長地,自然不在方便接見外臣。于是便瘍了相距不遠戳樂堂作為自己的會客之所,這里與外朝只隔一道宮墻,便于往來。而至樂堂建于小西湖上,有橋與岸上相連,而進宮的三人卻無心欣賞后苑的風光,面色凝重。
三個老頭在考題上就清楚陛下是有意屏棄理學的觀點,轉而實施更為激進和實用的新學,這與當年王介甫為實施新政打壓反對派采用的方法極為類似。而他們當年所學的亦是理學,一些觀點早已滲入骨髓,但是他們畢竟久經風雨,在朝堂上搏殺過的,對理學也有了新的認識,可這不代表朝野都能過接受。現下皇帝欽點的金榜一出,若是理學派士子駒敗落,豈不又要引起一躇然大波的。
“陛下相召可是殿試之事”進去之后施禮已畢,應節嚴先問道。
“正是,朕已經重新審閱過,覺得排名有些不妥,重新做了些微調。”趙昺點點頭,將案上的文書遞給他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