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蕃商賣的二手貨價格肯定是高一些,而他們尚不知大宋已經收復江南,去了之后不僅血本無歸,且人恐怕都回不來了,即便知道了也擔心過境時被追殺,只能捏著鼻子接受。可當大宋的商船出現后,問題全部迎刃而解,不僅獲得了所需,也將自己的特產賣了出去。更重要的是大宋重新滿血復活,大敗蒙元水軍,重新成為海上霸主,他們激動不已,也趕緊謀劃來大宋朝貢,修復關系。
一趟東洋之行,商隊賺了不少,金銀入了庫,貨物出賣后資金也陸續回籠,利潤在五百萬貫以上,當下資金已經入庫,讓趙昺有了些許應對戰爭的底氣。而西洋之行同樣收獲頗豐,要知道西洋的市場此時比之東洋要大的多,六、七百艘商船的貨物皆售賣一空。
因為當前的貿易形式主要是易貨貿易,而大宋當前需要的是金銀這些貴金屬,上官禧便采用以金銀結算則優惠大酬賓的方式來吸引客商,當然以貨易貨則要適當提高價格。他們強勢的介入西洋市場,大批貨物的以較低的價格涌入,自然會影響到一些傳統走這條線蕃商的生意,但也只能看著大宋的商船將錢賺走。
蕃商們卻發現作為香藥大戶的大宋今年只采購一些龍涎香、檀香、沉香和孜然,大部分的資金都用來購進寶石、玳瑁、象牙、犀角、翡翠和珊瑚等奇珍異寶,及薰衣草和玫瑰香油等化妝品。卻沒有意識到這只是大宋爭奪西洋市場的開始,他們壟斷全球香料市場的日子就要結束了。
不過上官禧也發現阿拉伯商人在西洋市場中占據著天時地利,他們的勢力幾乎滲透到每一處市場,并控制著通往歐洲的海路,每次出入都會收取重稅,憑此他們在西洋貿易中占據著霸主地位。如今己方強勢的加入,在以后很有可能會引發爭端。
趙昺聽了深以為是,許多戰爭都是因為爭奪市場而發生的,在后世更是屢見不鮮。現在雖然還不能預估在何時會發起戰爭,但是摩擦將成為常態,換句話說就是多人錢財無異于殺人父母,從誰碗里搶肉吃,誰也會跟你急。所以他以為由此引發的戰爭的風險很高,當下就應該開始做準備應對可能到來的戰爭。
上官禧的擔憂不是沒有來由的,此次出海西洋的船只達到六百余艘,交易額達到三千萬貫之巨,平均每艘船達四萬余貫。除去貨物成本和途中的損耗、船員的薪資及其它損耗,獲利也在六成左右,所以可以給趙昺帶來近二千萬貫的收益,而這些還沒有加上未來香料生意所得,但這也已經相當于當前國家稅賦收入的三分之一。
趙昺相信隨著海上商路的繼續開拓,市場的繼續擴大,加上介入香藥市場,必將會給自己帶來更為豐厚的回報。他接下來對在海外貿易的運行機制方面進行進一步的規整,在當前資金尚不雄厚的基礎上,他建議將商隊分成路上與海上兩部分。
路上部分依托保險所的資金和信譽建立商行,先行領取公款,采購絲貨及各地土產,將貨物交給海上商行后,再向保險所結賬,并提取下次的購物款。海上商行接到貨后,就可以不需等待出洋貿易,待返航后向保險所結賬,并將貨物交予路上商行進行販賣,同時進入下一個循環。而保險所在在每個貿易季結束后,將利潤送交內藏庫。
這種貿易的組織形式,實際上是對民間海外貿易中的鋪商和船商組織的繼承和發展,趙昺只是以新的組織形式加以鞏固,以便于層層支配和控制。弱肉強食在商戰中同樣適用,只有嚴密的組織和協作才能夠在海外站住腳,擊敗對手,獲得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