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聚起如此多人馬,非是一朝一夕可聚集起來的,必然是不服我朝管理,便有人起事造反,地方為何沒有絲毫察覺”趙昺看向王應麟道。
“是臣督察不利,請陛下責罰”王應麟受命管理地方民政,現在出了事情,板子當然要最先打在他的身上,連忙請罪道。
“陛下,屬下以為此應為魯地流寇所為,而非地方治理不利所致”這時莊公從插言道。
“流寇,如此大股的流寇存在,蒙元豈會不出兵剿滅,而任其做大”趙昺搖搖頭道。
“陛下應聽聞過,魯地多寇之說,自秦漢以來史書記載就不絕于史,每逢戰亂或有災荒便群寇四起,響馬嘯聚山林打劫商旅,水寇橫行于湖澤,大股匪寇可以對抗官軍。歷朝也多有派兵清剿,但是依然匪寇不絕,稍有異動便又蜂起,成為大患”莊公從言道。
“”趙昺怔了下,自己未曾從史書中讀過,但是前世卻知隋唐演義中的瓦崗寨英雄,水滸中的梁山好漢皆是出自于山東,那時后覺得他們都是有情有義的好男兒,可站在朝廷的角度上看,他們可不就是匪盜巨寇,皆是該剿滅的對象。
“世楷所言不錯,據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我朝時魯西區域的盜賊極多,有鄄城、單州、金鄉、巨野之盜,有齊、鄆城盜賊出沒,京東賊處處蜂起等等,盡管朝廷竭力進剿,但是每過二、三十年便又群寇再起,屢剿不絕。”王應麟點頭稱是道。
“魯地也是孔孟之鄉,百姓受圣人教化,怎么卻成了盜匪橫行之地了呢”趙昺有些好笑地道,孔孟之地如此匪患爆發的頻率如此之高,也是真沒誰了。
“陛下,魯地雖然孔孟發源之地,墨家卻也是起源于魯,盜匪奉為祖師的盜跖亦是魯人。而墨家以萬事莫貴于義為宗旨,其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他們以其所為是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墨家后世衰微,卻也為魯人所熟知。因而魯人重義輕利、替天行道、以武交友等漸成風氣。且盜匪為聚攏人心,最重義字,以致有人振臂一揮,便從者如云。”王應麟言道。
“此外,魯地乃是百戰之地,民間尚武。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就以隆技擊著稱,荀子議兵載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載齊人甚好轂擊,相犯以為樂,禁之不止。我朝王禹偁所撰之文濟州龍泉寺修三門記也稱山東巨野民俗獷戾,揭竿嘯聚,率以為常。因而民間尚武好斗,任俠以武犯禁,也助長了此風。”
“原來如此”趙昺的嘴角不由的抽了抽,這墨家思想精神為齊魯人重義犯禁了思想屏蔽,尚武習氣又助長了盜文化的盛行,無疑是強盜屢出的直接支撐。